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语文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语文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语文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5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潼湖书声

①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穿行在生满青苔的村落小巷里,那种年代久远的阴湿气息在鼻腔内经久不散。这是惠州市潼湖镇的琥珀村,此地因发现琥珀化石而得名。此刻,我觉得自己就像被包裹在一枚巨大的琥珀之中,那时间积累而成的透明松脂,正在浸润我的周身。我觉得每一步都如此费力,因为我在寻找,寻找那些逝去事物的隐秘痕迹,寻找那块历史琥珀中的内核。

②越过一把倒地的旧拖布,以及一捆倚墙斜靠的稻草,就在不经意间,我找到了我要寻找的。那比寻常人家更加破败的门面立在我的眼前,门框上方四个黑色的楷体大字“南嵩书室”笔画圆润,一望便知不是今人手迹。只是那字迹虽然黯淡,却散发着说不清的光泽,仿佛有种举重若轻的内涵随意地藏在里边。我站在原地,呆呆望着这四个字,体会着它们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当一件事物获得了时间的纵深,以前熟视无睹的细节便凸显而出了。是的,正是这四个看似轻描淡写的汉字,将这座破败的建筑照亮了,使得这种与死亡比邻而居的破败获得了历史赐予的大美。

③大门框的石头呈现出深沉的暗红色,红色的砂岩,包裹着腐朽的木门框。门口两侧静静躺着两块小板凳大小的青石,支撑着木门框的两只脚。在这两块青石之间,原本应该有一块高高的木门槛,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只能看到青石侧面的凹槽。没有了门槛的书室大门,依然让我敬畏,让我迟迟不愿迈步走进去。我在想,为什么这间不大的书室就会令我敬畏呢?我读书也十几年了,经历了许多学校,期间不乏令人肃然起敬的院校,但这样一间朴实、破败的书室为何能让我敬畏呢?而且,这种敬畏与以往在高校体会过的那种敬仰还有所不同,有一种令我无法索解的神秘,像青蛇一样,盘踞在我的心底,让我无法摆脱。

④深深呼吸,像个迟到的胆小的孩子,我小心翼翼地抬脚走进书室,仿佛那道高高的门槛依然还矗立在那里。绕过面前的那面破损不堪的照壁,来到一座小庭院里,顿时有豁然开朗之感。继续前行,穿过一个优雅的青砖月门洞,来到书室里边,置身在充满灰尘气息的厅堂里,我不由自主打了个喷嚏,这突兀的声音令我胆战心惊,担心打扰到那些沉淀下来的安静的事物。我看到右侧是宽敞的天井,天井边那间宽敞的房间就是当年授业解惑的地方。我轻轻走了过去,地面上厚厚的灰尘留下了我的足迹。抬头望,在屋檐下方的墙壁上看到了一束束灰色的花朵,当然,那不是活着的生命,只是栩栩如生的浮雕。岭南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灰塑,清代以来,在岭南发展起来的独具一格的装饰艺术。历经百年,那些花朵依然挣扎着,想从颓圮的绝望中脱颖而出。百年前,多少双清澈的眼眸望着那些花朵,体验着一种莫可名状的美,就像他们不可预知的未来,就像他们已经在时间中走完的一生。不知有多少个失意的书生在这书室里幻想过日后的青云直上,不知有多少个潦倒的老学究在这书室里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那灰塑的花,让我感到温暖,也让我感到悲凉。我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时间之河对岸的诵读声,期间还有一位老先生抑扬顿挫的迷人声音,那是另一个中国,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他们身外的世界已经阴影重重了,但他们沉浸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中,心灵有着今天我们难以企及的宁静。

⑤书室还有二楼,因为过于陈旧,我们便不敢贸然登楼了。从外面来看,二楼的木栏杆和楼板多已朽坏,许多瓦面都修补过。这时我才对这间书室有了更加全面的感知,发现它的建筑结构是很精致的。它由门楼、过道、平房构成,呈双竖轴状,左高右低,左长右短,两轴中隔一院子,连以围墙,在这不大的空间内,尽显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这时,我感到进门前心中关于“敬畏”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那就是古代书室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尊严与今天迥然不同。古人对文化的那种敬畏,是与他们的宇宙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正所谓文以载道,即便只是小村的小书室,也会将那种对宇宙秩序的理解融入到空间、建筑的设计当中。而今天,每村都在建的文化室,很多只是实用的房间,里边放些实用书籍罢了,这与通天地以润泽万物的世界观越来越遥远了。我想,这就是那种敬畏的深层原因了。

⑥在南嵩书室后边不远处,是面积稍小的毬轩书室。也就是说,在一个小小的琥珀村,就有两间书室。而在潼湖镇,遗存下来的还有两间书室:赤岗村美乾书室,黄屋村敦伦书室,它们都各具特色。自从苏东坡被贬惠州以后,那种文化的气息早已渗入了当地的历史血脉。不知东坡先生在惠州期间,有无到过潼湖。在潼湖的乡间,村民们自古农耕劳作,有着极为浓厚的崇文重教之风。我在潼湖造访这些古雅的书室之时,心里一直默默认定,东坡先生是一定来过这里的,因为这里是风景极美的湖泊湿地,黑水鸡、白翅浮鸥、苍鹭、大白鹭等美丽的鸟类随处可见,像东坡先生这样懂得生活情趣的人岂可错过。遥想当年,东坡先生一边欣赏美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