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VIP

2024—2025学年度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月学情检测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6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17题~第20题,共4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须用黑色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韩非所著《解老》《喻老》是注解与阐释《老子》一书的重要作品。据《史记》记载,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这可说明战国时期

A.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B.思想领域学术交融发展

C.社会转型需要理论创新 D.士人活跃助推文化繁荣

2.汉代赵岐在其《蓝赋》中记载了他途径陈留(今河南开封境内)时所见“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对这一记载理解准确的是

A.汉赋辞藻华丽缺乏史料价值B.陈留已经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C.汉代产生了经济作物种植区D.黍稷不植源于推广麦稻复种

3.根据考古实物,中国棉花的品种是亚洲棉和草棉,均从国外传来。“亚洲棉”从南路入广东,后至华中棉区;“草棉”从西路入新疆到甘肃,后传到华北棉区。棉种约在宋元之际完成了向中国内地的传播。经过元至明约两百年的传播,棉花种植基本推广到全国。这一过程

A.缘于新航路的开辟B.助推商品经济发展

C.导致白银逐渐外流D.逐步瓦解自然经济

4.宋代,官员多数官与职分离,官员的本来职务,由另外被“差遣”的官员担任。同时,大多数职位都有其他官员以“同知”“通判”的身份,与奉“差遣”的官员一起工作。宋统治者这样做的初衷是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D.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5.下表为元代乡试、会试对策试题的关键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元代

政治

经济

文化学术

社会

重点关注

36

10

11

13

一般关注

37

26

0

17

合计

73

36

11

30

A.社会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 B.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取士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 D.科举的实用主义倾向突出

6.明朝中期,南京有“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仅铺户行业已有104种,每一个行业有铺户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这说明南京

A.是南北商帮云集之地 B.带动江南工商业发展

C.手工业分工更为细致 D.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7.明清时期,江南即有“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之谚。清代文献载有一贞洁妇女朱氏的事例,其40年所积累的纺织收入四十万有余,并完成了抚养子女成家立业的任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

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民众与市场联系密切

C.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D.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

8.下表是明朝对各类民族聚居区实行的管理措施。这反映了明朝

民族聚居地区

管理措施

汉族聚居区

把归附的各民族编入都司卫所中统一管理

汉族与边地民族聚居区交界地带

采取驻扎汉军与改编土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

更边远一些的边疆民族聚居区

以土司和羁縻卫所为框架

A.内地边疆治理一体化B.边疆政策的灵活务实

C.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D.军政合一的管理机制

9.清朝前中期,因冀、鲁、陕、晋以及广东缺粮严重,川、湘、东北、台湾已成为粮食基地。因而,粮食长距离运销量已三倍于明朝。但是,粮食交易在总商品量中所占比重仍属有限。这表明该时期()

A.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导致粮食危机 B.南北区域间长途贩运已占据主导

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促进边疆开发 D.粮食运销状况深受市场需求影响

10.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户部历年的人口造报都会缺失数省,最多时达到10个省区。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该时期

A.南方局势持续动荡 B.地方治理制度崩溃

C.人口造报流于形式 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1.按咸丰皇帝的设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只是一个随时可能裁撤的临时性机构。但1861年后,总理衙门大臣的人数却由5人增加到7—11人,他们大多由各部尚书、侍郎兼任,甚至出现“办夷之臣,即秉政之臣”的格局。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