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化技术背景下文山苗族服饰的现代化进程.pdfVIP

浅谈现代化技术背景下文山苗族服饰的现代化进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现代化技术背景下文山苗族服饰的

现代化进程

随着生产工业化和市场商品化的发展,在主流文化审美观念的影

响下,通过对机械化生产方式和化纤产品的引入,文山苗族服饰发生

了诸多变化。文山苗族按自称分为七个支系:蒙司、蒙豆、蒙邶、蒙

巴、蒙颛、蒙叟、蒙刷,由于不断迁徙和发展使得在不同历史时期各

支系服饰风格各异。从艺术特征上看,主要经历了色彩由素雅到艳丽、

类型由少到多、装饰由简到繁、风格由个性到同一的发展过程;从技

术特征上看,主要经历了手工艺时期(游耕时期+农耕时期)、半手

工艺半机械化时期(1949年~2000年)、机械化时期(2000年至今)

三个阶段。

1手工到半机械化的生产趋势

据《麻栗坡县志》载:清代,人们的穿、戴、垫、盖都是妇女手

工缝制,式样一律传统老式服装,缝制牢固,但进度缓慢。1921年,

曾方钧从马白街带着一台英国产的缝纫机进行机械缝纫。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立后,缝纫业发展较快,缝纫机逐步代替手工业操作。1956年

在各乡镇相继建立缝纫社(组),进行整体缝纫。1985年以后,集体

企业基本停止,个体经营也因外省、外县服装的涌入,处于停顿或半

1

停顿状体,所生产的服装也只能到乡村集市上销售。1993歇业。

20世纪80年代,文山县逐渐兴起了一批以机械化生产和加工苗

族服饰的制造工厂和企业。例如,江花民族印染厂、提花厂、个体私

营企业等,预示着民族服装的生产力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江花民族

印染厂(以下简称江花厂)是文山最早的本土民族服装制造企业,

于云南省文山市开化镇花桥村,创办于1991年。江花厂早期以苗族

传统服饰的制作为主,掌握精湛的苗族蜡染、刺绣、缝纫等传统工艺。

1993年运用丝网印刷批量印制传统蜡染图案并深受欢迎。90年代江

花厂就已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机械化、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

文山县七都云霓绣庄为外来企业建于1999年,以生产机械提花

为主,是目前文山州最大的花边厂。现拥有电脑绣花、激光雕刻、超

声波压花、邹花、粘胶花、服饰加工、民族工艺品加工和画框制作等

工艺。其产品多样,品类丰富,满足了一个要求多变与多彩的苗族服

装市场需求。手工的衰落与机器工业的兴起紧密联系,这种衍化过程

是被动与主动选择的结果,是生产主体在面临市场化形势下,传统服

饰与机械化不断适应和融合的过程。无疑机械化的加工方式推进了文

山苗族服饰的现代化进程,也推进了文山苗族服饰的产业化、商业化

模式的发展。然而,传统符号被植入电脑,被无限机械性的重复。人

的身体的技术(手工技艺能力)退化,从而服饰中的想象力、神秘感

2

也随之消失,传统服饰的诗性韵味也无从体现。

2商品化与手工艺者的职业化

1953年国家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浪潮对山区民族的冲击,云南苗区的

经济状况基本上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商品经济洪流的冲击下,苗

区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传统观念开始更新,可以说机械化与现代化

催生了苗族服饰的产业化与商业化。早期苗族妇女们每逢街天会到集

市上将手工丝线、布匹和服饰售卖以获生活所需。久而久之,部分群

体专以销售传统苗族服饰为主,形成了早期的个体私营模式,出现了

手工艺者职业化和苗族服饰商业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江花厂

的成立为标志,文山苗族服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文山商圈

的发展,苗族服饰形成了产品销售与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并通

过款式设计的推陈出新获取客源和商机。

商业模式的开发和拓展是现代苗族服饰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得以

继续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机械化花边、花布、刺绣、染布等

装饰材料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装饰方法、广阔的选择空间,丰富了视

域体验;另一方面,机械化生产取代传统手工劳动,并使妇女从传统

劳动力中获得解放;其次,大多民族企业和其他中小型企业迅速崛起,

3

并带动文山苗族服装产业的发展与完善,加速了苗族服饰的机械化过

程。可以说,轻工业产品的输入改变了苗族妇女的传统加工方式,作

用于人们的消费行为习惯、审美风尚、生产生活以及苗族传统文化等。

手工艺者职业化推动了苗

文档评论(0)

火龙果的春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