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文献学: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开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开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开展历史等。治学的根底、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
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目录学:那么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开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
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
版本学:就是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根源流,比拟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低的专门学问。
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
校勘学:那么是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
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历史文献编纂学:研究历史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
藏书史研究:各个历史时代藏书的特点、规模,有代表性的藏书家的研究,藏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关系等。
研究目的
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整理加工,自己使用的同时,还可供他人使用。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终极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三、文献检索
1、定义:文献信息需求者向文献信息存贮系统查检整件文献或零星信息资料的过程。
2、文献检索的方法
常用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又称一般查找法或工具法。包括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三种。
追溯法:传统的获取文献的方法。即利用的有关文献后所附的“引用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
循环法:又称交替法或分段法。即将常用法和追溯法循环、交替使用的方法,先用常用法查出一定时期内的文献,再用追溯法查出前一时期的文献,如此交替往前推移。优点:既全又准。
文献检索的具体方法
1、纸质文献检索方法
1〕形序法
A、部首法
部首是排列单字时起分类作用的汉字偏旁。按部首排字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据义立部,设540部。
B、笔画法
其实最早将笔画法用于排检汉字的是金代的韩孝彦、韩道昭父子。二人编了一部《四声篇海》〔成书于1212年〕的字典,共收55116字,分归440部,每部内的字就是按笔画多少为序排列。《汉语大字典》的《笔画检字表》
C、号码法
2〕音序法
3〕义序法
将字词根据意义分类排列的一种方法。这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排序方法,西汉初期的词典《尔雅》采用的就是义序法,我国古代的类书大都是用义序法排列,今天的同义词典也是采用义序法。
优点:将内容相同的资料聚集在一起,便于利用资料。
缺点:义类的设立是任意的,字词的归类具有多面性。
2、电子文献检索方法
1〕网络检索
2〕磁盘检索
第一节文献的载体
载体:承载文献的物体。
一、甲骨——现存最早的文献载体
别称:甲骨文又称龟甲文、契文、殷墟书契、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卜辞等。
发现:甲骨文之父——王懿荣1899年达仁堂
清末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都城遗址所在地,发现大量刻字甲骨。
书写方法:1〕用刀契刻2〕用毛笔书写
书写内容:1〕占卜之辞2〕记事刻辞
甲骨文年代:1〕殷商时期2〕周代1977年陕西岐山县
制作步骤:1、修治〔锯、削、磨、刮〕2、钻孔3、烧灼〔裂纹之状称兆〕4、刻辞
卜辞组成:1、兆辞2、署辞3、前辞4、贞辞5、占辞6、验辞
二、金石
金:指青铜器。主要是铜和锡的合金。
金文:又名钟鼎文、铭文、铭辞。
其时代主要是商周秦汉,以周代最多。
作用:记录重要事件于既贵重又可长久保存的青铜器上,永垂后世。
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碣、摩崖、碑。
〔一〕碣:碣就是高石柱子,上小下大,形在方圆之间,如秦始皇琅琊台刻石。“诅楚文”
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秦刻石鼓,虽然较低,但仍是石柱,属于碣,共十鼓,各刻四言诗一首,咏秦国君游猎事,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