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现代化进程中育苗及造林抚育管理技术应用的深入探讨.docx

林业现代化进程中育苗及造林抚育管理技术应用的深入探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业现代化进程中育苗及造林抚育管理技术应用的深入探讨

林业产业对国家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重视并促进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林业工作时,必须将科学开发林业资源置于首位,并对我国的林业资源实施全面保护。鉴于此,积极采纳种苗种植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同时,只有不断改进林业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国家对林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本文对林业种苗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进而推动我国林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一、林业育苗准备工作

1、育苗土地选择与整理

通常地势平坦且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更适合进行树木的容器育苗。土壤应选择砂质轻粘土,且土层厚度不得低于60cm,其中黑土层以20cm为佳。在苗圃地,必须构建有效的排水系统,以降低土壤积水的风险。整地工作宜在秋季进行,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旨在使土壤松散并提高其透气性。在整地过程中,适量施用绿肥和堆肥是推荐的做法,翻耕后的土壤应保持松散、细腻、平整,苗床的坡度应控制在5°以内。

2、苗圃作床要点

部分苗圃在当年不进行种植,而是计划在次年进行,因此需在种植前一年对苗圃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通常,这一准备工作包括在种植前一年的秋季对苗圃进行深度翻耕,翻耕深度一般为30~35cm。在翻耕过程中,必须清除土壤中的硬石块及其他杂物,以提升苗木的透气性。在耕作当年的春季,土壤解冻后,应进行灌溉,确保土壤水分达到适宜水平,为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灌溉完成后,进行浅耕并施用肥料,播种前确保苗圃地有充足的光照,土壤温度适宜于树种生长。苗床的高度通常设定在15~20cm,宽度一般为100cm,并且要确保地面平整,具备良好的排水设施。

3、营养土配置与消毒

在育苗实践中,通常会使用腐殖土、草炭土、珍珠岩、黄心土、森林土等多种土壤。种植者可将这些土壤混合均匀,制备出符合特定需求的营养土。若需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选用林地腐殖土,并优先考虑草炭土。种植者应依据材料特性、树种特性以及容器条件等因素,调整混合比例。例如,在本地区,可采用腐熟土壤与秧苗土壤,按3∶2的比例混合,并适量添加复合肥和农家肥,放置5~7d后,即可制得营养土。在栽植过程中,农户可将干粉状物质与土壤混合,或使用2%~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土壤消毒,药液用量为40~60g/m2;同时,可采用50%多菌灵粉剂,按90~145g/m3的剂量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营养土,静置24~30h,以增强杀菌效果。在温室容器栽植中,种植者可使用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并进行喷雾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残留。

4、营养土装填、营养杯排放

在进行植物栽培时,工作人员通常会选择塑料杯或营养钵作为栽培介质,这些介质应填充至容器的2/3处。土壤填充完毕后,应轻柔地压实,以调整土壤的均匀性和紧实度,达到“上部松软、下部坚实”的理想状态。随后,将营养钵整齐地排列于苗床之上,苗床宽度约为1m,并在苗床的四周进行培土作业,以防止营养钵倾倒。在播种前的2~3d,应用细土将营养钵内的空隙填实,确保苗床的整齐与美观。在此过程中,细土的保水和保温特性对幼苗的生长具有积极影响。

二、种子消毒催芽与播种

1、种子消毒催芽

种子消毒是预防病虫害侵袭的重要步骤,为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的整齐性,必须首先进行消毒处理。通常情况下,可采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30min的浸泡,随后使用自来水彻底清洗,以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细菌,从而减少苗木的发病率。在完成灭菌步骤后,将种子浸泡于40~45℃的温水中,并在室温下放置24h,之后取出进行发芽处理,以促进种子尽快发芽,提高出苗率。通常,将种子放置于木屑中,在约20℃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待种子初露白色,即芽尖破裂时,方可进行催芽。当20%~30%的种子完全破皮后,即可开始播种。

2、播种的精细操作

在播种前,必须保证容器中的土壤已经足够湿润,这样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与生长。种植户可以在每一盆的中心开一小穴,穴深适中,以确保种子能够顺利萌发,如果太深,不利于出苗。然后,把发芽好的种子放进穴口,芽面朝上,每个容器中放2~3颗种子。可以在种子上面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最好是培养土,土壤的厚度要适中,通常是0.6cm。为防止土层太厚,不利于种子的呼吸和发芽,覆土后应轻压,以保证种子与土的紧密结合,以利于种子的吸水发芽。播种以后,要适时地给种子浇水。浇水的时候,要保持适度的水,让土壤保持足够的湿度,也不能让太多的水让种子烂掉。浇水时,一定要保证水的流动均匀,保证各盆都有足够的水。

三、幼苗苗期管理

1、温度、湿度、光照管理

在育苗阶段,必须对大棚内的微气候进行精确调控,确保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且日间温度不得超过30℃。在育苗过程中,可采取喷水降温、设置遮阴棚等措施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