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在中国北派竹笛中的演奏技巧和案例》8100字.docxVIP

《浅析“气”在中国北派竹笛中的演奏技巧和案例》8100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浅析“气”在中国北派竹笛中的演奏技巧和案例

目录

一、中国北派竹笛的历史沿革 (1)

(一)中国北派竹笛的概述 (1)

(二)中国北派竹笛的流变 (1)

二、“气”在中国北派竹笛中的演奏技巧 (2)

(一)身体部位对气息的束缚 (2)

1、被动的口风 (2)

2、灵动的口腔 (3)

3、强硬的腹部 (3)

(二)呼吸方法对气息的支撑 (4)

1、胸式呼吸 (4)

2、腹式呼吸 (4)

3、胸腹式呼吸 (4)

(三)控制方式对气息的改变 (5)

1、吹奏高低音时 (5)

2、吹奏强弱音时 (6)

三、“气”在中国北派竹笛传统作品中的应用 (6)

(一)“气”在《喜相逢》中的应用 (6)

1、表达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7)

2、体现重逢时的欢天喜悦 (8)

3、展现回家后的欣喜若狂 (8)

4、衬托团聚时的其乐融融 (9)

(二)“气”在《秦川抒怀》中的应用 (9)

1、跌宕起伏的引子 (10)

2、悠扬抒情的慢板 (11)

3、热情奔放的快板 (12)

4、舒展壮阔的副歌 (13)

四、“气”在中国北派竹笛中的升华体验 (13)

(一)以“情”带“气” (13)

(二)“气”“神”合一 (14)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从浙江余姚的骨哨,到河南舞阳贾湖的骨笛。黄帝时期“皇帝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张维良.《竹笛艺术研究》[M].

张维良.《竹笛艺术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8页

赵松庭.《笛艺春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1985年3月第83页

一、中国北派竹笛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北派竹笛概述

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的直接影响,逐渐形成了南、北派竹笛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在竹笛演奏实践中也有了南派竹笛与北派竹笛的艺术之分,不同地区戏曲曲种衍生出了北派梆笛与南派曲笛。

中国北派竹笛是指以冯子存先生、刘管乐先生为代表的北方地区竹笛演奏家群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两大分支流派,即长安笛派和草原笛派。演奏的风格多表现为高亢明亮的音色、欢快活泼的节奏和奔放热情的曲调,在演奏乐曲时使用“吐音”、“剁音”、“滑音”、“历音”、“花舌”等技巧较多,体现了北方人奔放、热情、好爽的阳刚之气。

(二)中国北派竹笛的流变

北派竹笛是中国竹笛流派之一,是以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等演奏家们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这些艺术家们通过对竹笛本身的改良、优秀竹笛作品的诞生、技术技巧的完善,那么对竹笛艺术有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层到深层的变化,分以下三个阶段叙述。

一是50年代前对竹笛各方面要求不高的伴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二是50年代之后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竹笛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三是当代北派竹笛在原有基础上融入了南派的风格,把南派的悠长、细腻的音乐风格加之北派粗犷、豪放融合,还注入了西方新鲜血液,中西结合。在当代作品中有所体现,如郭文景的《愁空山》《飞歌》等。

总体说来,艺术家们付诸自己的努力,从简单地旋律为地方戏曲伴奏,到激情澎湃、元素充沛的乐曲走向世界舞台,从独守门槛到南北互相交融,为后世竹笛艺术开辟更为辽阔的前景。

“气”在中国北派竹笛中的演奏技巧

“气”分为内延与外延两个方面,内延指狭义的气息,即演奏者对气息的控制技术。外延指“气韵”、“精气神”、“气势”,是演奏者更深层次的表达。“气”作为竹笛演奏重要技巧之一,从实际意义来讲“气”就是竹笛演奏的根本、是吹响竹笛的骨干、是吹奏竹笛的发动机。演奏者在演奏时要以最松弛的状态运用气息,在紧张、焦虑等情况下没有气息可言。因为那时只会让其感觉到胸部的憋气、气短、气不稳等现象。对于“气”的演奏技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身体部位对气息的束缚

在竹笛演奏的过程中,身体的一些部位对“气”束缚非常重要。一是要有被动的口风,是根据“气”的大小被动推开的。二是要有固定的口腔,在吹奏的同时需要口腔内部始终扩开,不能来回变动。三是要有强硬的腹部支撑,腹部是吹奏竹笛的根基,尤其是演奏较长较高的旋律或音需要腹部的大力支撑。这几个部位不仅要各尽其责,还要互相配合。

1.被动的口风

口风是根据气的大小被动产生的,口风不是主动控制,而是在放松的状态下被气推开。气越大,口风就越大,反之。这也是需要演奏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调整。气流速及气流量一样时,口风越大,音高越低,当然这时候的气不集中,音就是散掉的。相反,口风越小,音高越高,这时候音色透亮圆融。那么口风小不代表嘴唇要挤着吹,如有嘴唇挤着吹会让音色适得其反。

2.固定的口腔

口腔是以打哈欠的形状始终打开并且保持固定下来的,是束缚“气”的通道,“气”的通不通畅、堵不堵塞,关键就要看口腔是什么状态。口腔始终要打开,打开到什么程度,就像在口中含半口水的感觉,不能把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