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寓教于戏: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何亚涛钱玮
【摘要】教育戏剧是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它既能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契合“素质教育,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文章从教育戏剧审美性、情境性、参与性、创造性、叙事性等功能视角切入,概述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以期用回归文化情景的戏剧化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文化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戏剧语文素养实践路径
新课标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在融入艺术、语言、生活多领域内容的实践活动中加强思维训练,增长智慧,建构语文素养。
教育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于一体,它既能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契合“素质教育,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言艺术、视觉艺术、配音艺术的设计,整合语文、美术、音乐等教学内容,将语文课本知识、学科素养融合到戏剧表演活动中,组织学生自主改编、创编戏剧情节,扮演不同人物形象,让学生在言语实践和审美创作中,感受内心世界,表达自我,展示自我。通过戏剧活动,学生可以从角色视角去理解文本,感受生命色彩,实现知识记忆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教育戏剧课程与学生发展
教育戏剧本质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戏剧体验、参与互动教学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游戏模仿、即兴演出、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表达思想观点,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加深对自身、他人、文本、社会的认知,提升语文能力与价值判断力。
教育戏剧融合了心理学、美学、教育学、哲学、语言学、戏剧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主导教育戏剧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程环境中,体验文本情境和不同角色,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合作、乐于探究。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空间中,全身心投入,阐述观点,提高知识记忆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获取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知。
二、教育戏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感知戏剧语言,自由表达展示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戏剧元素,为学生提供一种立体化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身体、心理、情绪及言语上均有自由表达的机会。
语文课程中的教育戏剧根源于文本内容,同时兼顾了文字、语言、审美、创作、表演、行为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因此,教师要立足课程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设置任务、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内驱力,鼓励学生在戏剧情境中介入、探索文本背景、矛盾、情节、角色、叙事结构等,进行推论,展开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例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课文把“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家人的对话,揭示了花生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文中对“种花生”“收花生”写得较为简略,“议花生”时的谈话看似随意,蕴含的道理却深刻。
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戏剧元素,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布置道具,还原“议花生”场景,将“落花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父亲(轻咳,环视孩子们,缓缓开口):“孩子们,花生成熟的果实埋在地里,石榴、桃子高高挂在枝头,你看到了花生怎样的品质?”(剧本中人物地位、个性、经历不同,语言也不同,而且剧本潜台词与特定情节、情感相吻合,体现了人物语言的含蓄性。)
母亲(轻声说):“孩子们,你们理解父亲的话了吗?父亲去休息了,你们将自己的理解写在纸上,明天拿给父亲看,看看谁的理解最让他认可。”
教育戏剧语言有口语化、个性化、动作化的特点,它是生活语言的写实与模仿。教师加入母亲的角色,让学生进入假想的文本空间里,适度改写、创新语言,启发他们从人、事、物的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分析人物情感,在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用自己的话去总结花生的可贵之处,思考如何做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戏剧的运用中,教师要突出社会性本质,再现真实的生活现象,利用语言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特定环境、特定情节、特定情感下成为体验者和参与者,推敲、讨论、分析、理解文本背后的潜台词,感受文本隐含的意义,将花生的品格浸润到内心。
(二)跨域整合演绎,扩展体验空间
教育戏剧综合了导演、文学、音乐、表演等多种元素,它的作用是把“戏剧”作为手段,让学生利用言语、动作、眼神、表情等将思维卷裹在具体的文化场景中,使语文知识更有感染力和渲染力。教师在语文课程中可灵活选择不同的戏剧形式、方法,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融入戏剧活动,超越思维局限,用语文知识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世界,探索复杂的问题,获得感受、想法,增长智慧,理解、掌握学习的思想和方法。
戏剧和语文课程融合,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包含社会人文、情感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