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影响微生物平衡的因素1、环境:空气污浊.气候突变.饲料与饮水的变质.污染等外部因素,均可导致宿主的机能失调和代谢紊乱,影响微生物菌群失调和定植状态异变.如环境温度降低,可使肠道内双歧杆菌减少.
2、宿主:宿主的兔疫机能是抵御外袭菌侵袭和增值强宿主防卫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清除内毒素的重要系统,免疫减弱和兔疫抑制时,导致微生态失调.宿主的生理机能如胃酸分泌.胆汁分泌.肠蠕动异常,也导致微生态失调.
3、微生物:抗生素是引发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宿主失去菌群屏障,失去生物拮抗作用,内源性条件致病菌和外源性致病菌大量繁殖.第31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微生态失调的分类(一)菌群失调(floradisequilibrium):1.一度失调:潜伏型失调,数量改变2.二度失调:局限型失调,病理波动 3.三度失调:菌群失调症(dysbacteriosis)第32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定位转移:正常微生物群寄生部位发生改变而发生的微生态失调。异位寄生1.横向转移:原定位→周围环境2.纵向转移:原定位表层→深层。3.血行转移:菌血症4.异位病灶:脓毒血症第33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微生态失调的诱发原因(一)抗生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二)同位素:放疗、化疗;(三)手术:(四)其他因素:激素疗法、免疫抑制疗法、细胞毒性药物及营养失调等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第34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生态平衡是微生态学中的核心问题微生态平衡是微生态学中的核心问题,是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种群与其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的生理性组合,这个组合是指在共同的宏观环境影响下,正常微生物群各级生态组织结构与其宿主体内、体表相应生态空间结构正常的相互作用的生理性统一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宿主与微生物三个方面,这三个因素是综合的,相互联系的,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这个平衡中正常微生物群构成了宿主的疾病与健康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第35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宿主来说主要考虑其解剖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类药物及同位素照射,外科手术等都能降低免疫功能,使微生态平衡转化为微生态失调.在微生态学中,感染是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相互转化的重要内容,从生态失调来看,任何一种细菌只要达到一定数量或在相应部位定植即可导致宿主患病.生态防治是尽量找出来自宿主的作为正常微生物群生长和繁殖条件的微观生态环境因素,并去除和改变这些因素,从而矫正微生态失调.第36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机会性感染一、基本概念:(一)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 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二)机会性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 能引起机会性感染的所有微生物。第37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细菌种类及感染条件(一)常见的机会致病菌:1.大肠埃希菌属;2.克雷伯菌属;3.绿铜假单孢菌属;4.变形杆菌属;5.肠杆菌属;6.沙雷菌属;7.葡萄球菌(CNS)第38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感染条件:1.定位转移:大肠杆菌→肠道外感染2.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 剂、抗生素等引起。3.免疫功能下降: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易发生机会性感染。第39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体生态平衡与健康第40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呼吸道微生态失调与疾病人体口腔、鼻腔、咽部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生态失调时,数量发生了改变,有的增多,有的减少,菌群也有更替。此时,这些微生物是口腔和上呼吸道内源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可引起牙周病、牙龈炎、口腔粘膜感染、鼻炎、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甚至全身感染。这些病的发生都与口腔鼻咽部的生态失调有关,从而使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这种特定的条件通常是:(1)机体免疫功能低下;(2)寄居部位改变;(3)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所导致的菌群失调。第41页,共8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呼吸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呼吸道正常菌群是机体的天然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ppt VIP
- 储能系统并网发电启动试运行方案.pdf VIP
- 风电项目施工工艺及流程介绍.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2 Keep Tidy!教案.docx VIP
-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施工方案.doc VIP
-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PPT课件-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pptx VIP
- 燃煤供货及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高清版)DB41∕T 2585-2024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规范.pdf VIP
-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名录内河流湖泊代码、名录外河流湖泊代码.pdf VIP
- 南昌市麦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站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