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山东省济南市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不(jù)风雨、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_________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无数平凡英雄拼(bó)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③中国到了今天,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④立于历史的沃土上,我们远眺未来。⑤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1.文中加点字“澈”“遨”的读音及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zhéào惧博

B.chèào俱博

C.zhéáo俱搏

D.chèáo惧搏

2.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桑田

B.前仆后继

C.日新月异

D.可歌可泣

3.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③

C.④

D.⑤

4.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式,再续写一句描述新时代中国的话。要求语言流畅,内容积极向上,与文段主题相符。

5.某市举行“中国航天”科普活动,请你拟写一个活动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仆①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②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③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④。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⑤。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节选自《与元九书》,有删改)

【注】①仆:我。②谙:熟悉,知道。③遑:闲暇。④胝:老茧。⑤乡赋:地方举行的乡贡考试。

6.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B.杂然相许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汝之不惠小惠未遍

D.始龀十五六始知有进士

7.下列选项中,对文中虚词的理解或文化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中的“且”意为“将近”,“且焉置土石”中的“且”也表此意。

B.“以君之力”与“以残年余力”两句中的“以”均表示“凭借”的意思。

C.“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意为“没有”,此处表现了智叟对愚公移山行为的无奈与认同。

D.“仆始生六七月时”中的“仆”是谦辞,用于自称,与“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中的“第”指科举考试中选,都体现了古代的礼仪文化。

8.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山北道路阻塞,出入需要绕远路,他决心移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再受此困扰。

B.[甲]文中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移山,但他们的理由不同,愚公的妻子是担心愚公的身体,而智叟则是嘲笑愚公不聪明,认为他无法完成移山的大业。

C.[乙]文中作者自幼便对文字有浓厚的兴趣,五六岁就能作诗,九岁就精通声韵,这完全得益于他天赋异禀,没有后天的努力。

D.[乙]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刻苦学习的经历,虽然家境贫寒且多有变故,但他二十七岁就放弃了科举考试,转而专注于诗歌创作。

9.用“/”标出文中波浪线句子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

11.从[甲][乙]两文中,你得到了学习方面的哪些启示。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