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年度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通州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如图为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巳升升”。它的眉眼造型灵感源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上的歧羽纹和臣字目。值得注意的是,臣字目这一纹样也广泛出现在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和玉器上。“巳升升”的造型来源反映了()

A.古蜀文明艺术风格的独特性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C.中原文明影响的广泛与深远D.传统纹样使用的范围极为有限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中国古代的中原和四川地区的器物上都有臣字目纹样,同一个纹样出现在不同的地区,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中原地区的器物上也有臣字目纹样,因此不能体现古蜀文明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四川地区器物上的臣字目纹样是受中央地区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说明中央和四川地区的器物上都有臣字目纹样,所以“范围极为有限”的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

2.《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宫廷乐曲,源自古天竺佛教音乐《婆罗门曲》。该曲经中亚传入西凉(今甘肃一带),与凉州地区流传的汉魏“相和三调”糅合,后又吸收本土道教音乐,最终形成了兼具异域风情与中原典雅风格的乐曲。《霓裳羽衣曲》的诞生反映出()

A.唐代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B.佛教文化开始与本土文化结合

C.各民族间的隔阂被逐渐打破D.佛、道文化在唐代占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源自古天竺佛教音乐《婆罗门曲》。该曲经中亚传入西凉(今甘肃一带),与凉州地区流传的汉魏“相和三调”糅合,后又吸收本土道教音乐,最终形成了兼具异域风情与中原典雅风格”和所学可知,《霓裳羽衣曲》融合了古天竺佛教音乐、中亚文化、汉魏传统音乐(“相和三调”)和本土道教音乐,体现了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本土文化的创新结合,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特征,反映了唐代社会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A项正确;佛教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早在汉代已开始,并非始于唐代,排除B项;材料未直接涉及民族隔阂问题,同时“被逐渐打破”说法夸大化,排除C项;唐代虽佛道并存,但儒学仍居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名声大噪。书院以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为学规,不仅吸引众多学子前来求学,还时常有学者在此讲学论道。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度的诞生促进了书院的兴起

B.书院已成为了官方主流的教育机构

C.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D.以书院为平台的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不仅吸引众多学子前来求学,还时常有学者在此讲学论道”可知,白鹿洞书院吸引大量学子求学,学者讲学论道,说明以书院为平台的学术交流氛围浓厚,D项正确;科举制诞生于隋朝,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A项;白鹿洞书院是朱熹创办的,属于私学,不属于官方主流的教育机构,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白鹿洞书院促进了学术交流,不能说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4.文物凝聚历史,对下列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朝鎏金铜马的艺术造型源自汉朝御厩中饲养的中亚大宛“汗血马”,说明汉朝对中亚文化的吸收与融合,符合史实,①解读正确;材料可以说明东西方存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但“交流频繁”无法佐证,②解读错误;中国瓷器在唐宋时期之前就已远销海外,③解读错误;波斯人模仿明朝青花瓷制造的釉下彩青花陶壶,说明波斯人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的手工工艺,符合史实,④解读正确。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5.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这反映了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