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自学考试复习笔记
TOC\o1-3\h\z\u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自学考试复习笔记 1
第一章导言 2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 2
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开展动因 3
三、古代小说艺术史的构架: 4
第二章走向自觉:古代小说的开展道路 4
第一节早期形成 4
第二节形态独立 5
第三节文体完成 7
第四节语体变革 8
第五节主体自觉 9
第六节走向新变 10
第三章古代小说人物艺术的开展 12
第一节根本特点及其形成 12
第二节特征化人物艺术的成就 13
第三节特征化向个性化的进步 14
第四节个性化艺术典型的创造 16
第四章小说梦想艺术的顶峰 18
奇幻相生的超人世界:西游记、封神演义的神魔梦想艺术 18
真幻交织的艺术天地:聊斋志异的灵怪梦想艺术 18
虚幻荒唐的理念显现《西游补》《镜花缘》的讽谕梦想艺术 19
第五章古代小说传奇艺术的开展 20
第二节特立和对峙传奇根本类型确实立 21
一、特立型传奇 21
二、对峙型传奇 21
三、传奇类型的完成和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 21
第六章古代小说挖苦艺术的开展 22
第三节:写实型挖苦艺术的顶峰〈儒林外史〉 22
第七章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开展 23
叙事美学形态的开展和创新 23
第八章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开展 24
第一节语体类型和功能特征 24
第二节:文言小说语言艺术的开展 25
第三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开展 27
第四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顶峰 27
第九章古代小说艺术的顶峰红楼梦 28
第一节红楼梦的整体悲剧创造和古代小说的美学突破 29
第二节红楼梦的形象体系和古代小说的形象群 30
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和古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开展 32
第四节红楼梦的表意系统和古代小说的表意艺术 34
第五节红楼梦的艺术意境和古代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创新 35
第一章导言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
P1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两种小说观念〔史家小说和文学小说〕、两种小说文体〔文章类别文化典籍和叙事性文学体裁〕、两种小说语体〔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先后出现和长期并存。
P4中国古代小说特殊性形成的原因:文学小说观和史家小说观是对立的,它反映了对小说文学性质认识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异又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市民阶层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对立、以诗文为正宗的雅文化和以小说戏剧为代表的俗文化的对立。它造成了古代小说两种文体和语体递代和并存的特殊现象。
P1小说: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但在中国古代,小说最早是作为内容〔话语〕而非形式〔文体〕。
P1“小说”之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鲁迅认为“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
P1《荀子·正名》又有“小家珍说”一语:故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P2东汉桓谭、班固先后提出“小说家”的概念,说明“小说”已经成为一种言语形式——文体。
P2“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桓谭。
P2班固正式将小说家列入诸子十家: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居。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说,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书·艺文志。
P2汉志中首次著录了小说家十五家三百八十篇。
P2秦汉时期小说的根本特征:形式上为残丛小语集合而成的短书,内容上记述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价值上具备某种认知教化功能但仍属于小道。
P3在唐传奇文出现以前,所有小说都是成集而非单篇。
P2明胡应麟说:汉《艺文志》所谓小说,盖亦杂家者流,稍错以事耳。分“小说”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
P2鲁迅指班固所著十五家: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
P3凡杂说短记,不本经典者,概比小道,谓之小说。
P3唐代小说文体成熟。
P3北宋初李〔日方〕等编宋以前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把《李娃传》等优秀唐传奇列为“杂传记”。
P3《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仅收唐传奇文3篇。
P3北宋赵令〔田寺〕、南宋初洪迈始称唐传奇为“小说”。
P3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将小说划为三类:其一表达杂事〔西京杂记、世说新语等〕,其二记录异闻〔山海经、搜神记等〕,其三缀辑琐语〔博物志、述异记〕。
P3视小说为闾里小知的小道观,和视小说为补史之阙的裨史观,是史家小说观的主要内容。其杂文体观认为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