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儿风寒感冒中医药治疗护理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治疗核心原则
诊断与辨证要点
病因病机分析
目录
4
5
6
预防与调护建议
护理实施要点
中医药特色疗法
目录
01
病因病机分析
风寒致病特点
风寒之邪外袭,阻遏卫阳,肌表失于温煦而恶寒。
风寒侵袭
寒邪侵入,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导致疼痛等症状。
寒性凝滞
寒邪犯表,使毛孔闭塞,阳气不得宣通而发热。
寒性收引
小儿体质特征
脏腑娇嫩
小儿脏腑未充,形气未固,易感受风寒之邪。
01
肺常不足
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风寒易侵袭。
02
脾胃薄弱
小儿脾胃功能未完善,运化能力不足,易生痰湿。
03
传变规律解析
寒热错杂
小儿体质娇嫩,易感受风寒,同时脏腑功能亢进,易化热化火。
03
风寒郁久化热,炼液成痰,阻塞气道,导致咳嗽等。
02
痰热内生
风寒传变
风寒之邪由表入里,可传变为咳嗽、腹泻等疾病。
01
02
诊断与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分类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感冒初期
风寒感冒中期
风寒感冒后期
恶寒加重,发热较轻,头痛身痛加剧,鼻塞流涕,咳嗽加剧,痰白而稀,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恶寒渐减,发热渐增,头痛身痛减轻,鼻塞流涕减轻,咳嗽减轻,痰白而少,苔薄白,脉浮缓。
舌象脉象辨识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白而润,舌体胖大或有齿痕。
舌象
浮紧或浮缓,脉浮为主,紧为风寒之象,缓为表证之脉。
脉象
证型鉴别标准
与风热感冒鉴别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咽痛,痰黄稠,苔薄黄,脉浮数。
01
与暑湿感冒鉴别
暑湿感冒多见于夏季,发热较高,头痛身重,胸闷,恶心,舌红苔腻,脉濡数。
02
与阳虚感冒鉴别
阳虚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四肢冷,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沉细。
03
03
治疗核心原则
发散风寒法
荆防败毒散证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等,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03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主治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等症状。
02
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等症状。
01
扶正祛邪策略
黄芪、白术、防风等,适用于体虚易感风寒者,可增强正气,提高抵抗力。
益气固表
温阳散寒
调和营卫
附子、干姜、桂枝等,适用于阳气不足,寒邪内盛者,可温阳散寒,恢复阳气。
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等,适用于营卫不和,汗出易感风寒者,可调和营卫,增强抵抗力。
用药剂量规范
年龄因素
小儿脏腑娇嫩,用药剂量应比成人小,且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病情轻重
药物性质
病情轻者用量宜小,病情重者用量宜大,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发散风寒药物多属辛温之品,易耗伤正气,不宜过量使用;扶正祛邪药物多属甘温之品,需长期使用,但也不宜过量。
1
2
3
04
中医药特色疗法
经典方剂应用
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咳嗽等症状。
麻黄汤
适用于风寒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桂枝汤
适用于风寒感冒伴有项背强直、肌肉酸痛等症状。
葛根汤
中药外治技术
蒸气吸入法
将中药煎汤后,让患儿吸入蒸气,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03
用中药煎汤熏洗患儿全身或局部,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达到解表散寒、舒筋活络的效果。
02
熏洗疗法
贴敷疗法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醋、酒、蜂蜜等调成糊状,贴敷于特定穴位,起到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
01
小儿推拿手法
开天门
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有助于疏风解表、开窍醒脑。
01
推坎宫
用拇指从眉心向眉梢推,有助于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
02
揉太阳穴
用中指或拇指按揉太阳穴,有助于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03
拿风池
用拇指和食指捏拿风池穴,有助于祛风散寒、解表通络。
04
05
护理实施要点
环境温控要求
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孩子受凉。
室内保持恒温
空气流通
避免直吹冷风
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污浊空气对孩子的影响。
避免孩子直接吹风,尤其是头部和脚部。
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姜、葱、蒜等,以散寒祛邪。
温热性食物
避免食用生冷、寒凉性食物,如冰淇淋、西瓜等。
忌寒凉食物
保持饮食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营养均衡
饮食调理禁忌
体温变化
密切观察孩子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发热症状。
01
寒热症状
注意孩子是否出现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感冒症状。
02
精神状态
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出现疲乏、嗜睡等异常表现。
03
并发症情况
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咳嗽、流涕等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
04
病情观察指标
06
预防与调护建议
避风防寒措施
适时增减衣物
及时根据天气变化为小儿增减衣物,防止吹风、受凉。
01
保持室温适宜
室内温度不宜过低,避免直接吹风,保持温暖舒适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