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桥位于泸州至隆昌的古驿道上,是古代交通的重要通道。.docx

龙脑桥位于泸州至隆昌的古驿道上,是古代交通的重要通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泸州市泸县城北九曲河上,有一座石板桥,它是泸州到隆昌的“古驿道”所经之处,该桥名叫“龙脑桥”。

龙脑桥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今天我就来与朋友们聊聊关于龙脑桥的一些信息。

龙脑桥,修建于明代的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桥头坡上原有龙脑寺、龙岩寺、观音寺、玉佛寺四大古刹,故名龙脑桥。

龙脑桥岸边,摩崖题刻、驿道古风雕塑及宽阔亮丽的九龙柱广场、四海龙王石雕像、九龙浴太子雕像等景观,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龙文化主题公园,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龙脑桥精美绝伦的雕刻技艺,历经岁月磨砺,依然焕发着:醇厚、魅力无穷的文化气息。

龙脑桥,是中国古桥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动别致,工艺精湛,艺术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国罕见的古桥。

龙脑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桥,东西走向,桥长55米,东西两面各3座桥墩,均为素面无雕刻,中部跨河水面的8座桥墩首部(朝向上游一端),分别雕刻麒麟、青狮、四条龙、白象四种古代民间传说的吉祥瑞兽。有四条龙,两个麒麟,一只青狮和一只白象。这样的布局,是全国罕见的独特之处。其排列构思好,悦目自然,给人以气宇轩昂之感。

走上窄窄的桥面,触摸这些祥瑞的动物。八头瑞兽同时高昂着头,张大着嘴迎向河流的上游,仿佛在同时怒吼。四只巨大的龙头居于正中,而中间两只龙头尤其巨大,一雄一雌两只麒麟在西,白象青狮在东。

所谓:“麒麟两岸守护,大象河边畅饮,青狮桥上怒吼,龙王携龙遨游”。

龙脑桥的魅力还在于:

雕龙造形别致,口中衔“宝珠”,完全镂空,可用手拨动。风起时,龙鼻发出响声。

象鼻卷曲,长牙上伸,胖身下垂,神态自若,给人以安详、宁静之感。

雄狮、麒麟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龙脑桥,桥上石雕的工艺和技巧都十分娴熟,继承和发展了秦汉和唐宋的石刻工艺传统,夸张与写实相结合,并采用圆雕,使整个石桥的各部分雕刻,都浑厚刚毅,精巧规整,比例匀称,造型生动。其工艺精湛,手法之洗练,形象之生动,真鬼斧神工。石雕在细部的加工处理上,一丝不苟。中间四个墩上各雕一条巨龙,龙头上的眼、耳、口、鼻、眉、髯、角,龙身上的甲、翅和流云,都线条明快,清晰流畅,整体看去栩栩如生。

在龙的口内,有一颗重30多公斤的“宝珠”,是运用镂空雕刻技术从整体石上凿雕而成的石球,可滚动自如,但又不能取出,真妙趣横生。巨龙左右两个桥墩上,一雕雄狮,一雕大象,神态自如,安详宁静,亦反映古代工匠的巧思和雕技,特别是象雕处理,非常巧练,颇具匠心。如象体雕得厚重,轮廓线条简练明晰,象鼻卷曲,长牙翘伸,大耳下垂,神态自然,给人以和静、端庄的感受。外侧两头麒麟,口衔绶带,张口怒目,两只火焰纹腿匍匐墩上。牛蹄形脚,一只踏兵书,一只踏宝剑,雄姿勃勃,气势昂然。

龙、狮、象、麒麟于桥的上侧露头,下侧现尾,张牙伏爪,依次排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如遇河中水涨只淹没了桥板时,这些吉祥物在流水中只显露出头和尾,恰似活生生地在河中逆水遨游,可谓又是一大奇观。

龙脑桥,是世界上最大的“龙雕石梁板桥”,它厚重的历史与雕刻的艺术性、结构的科学性完美结合,世界罕见!

泸县是中国“龙文化之乡”,也是中国“龙桥之乡”,在泸县县域内有数百座明清时期的古龙桥,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龙桥群。

清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降旨:“钦命永宁道泸州以北九十华里九曲河龙脑桥加以保护”。可见龙脑桥在当时的交通重要性和历史文化地位就已经非常高啦。

龙脑桥号称“中国三桥”,被桥梁专家评价为:一座可以与“卢沟桥”“赵州桥”相媲美的中国古代桥梁。

1996年,“龙脑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泸州最早入选的“两个国宝级文物”之一,因此格外受人瞩目。

古之泸府,旧唤江阳,时谓泸县,亦称“龙城”。

泸县的历史却可追溯到公元前135年,自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行政机构后,古时的江阳于1913年改名为泸县,并沿用至今。上世纪90年代以前,泸县是有县无城的,直到1996年搬迁落户到福集后才有了新县城。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泸县,是泸州唯一的百万人口大县,也是泸州市的第二大经济体。

龙脑桥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龙脑桥继承发扬了秦、汉、唐、宋的传统石桥建造工艺,雕刻斧凿大方、线条柔韧,造型古朴持重,形态生动自然,排列构思精巧,悦目自然而又气宇轩昂。

龙脑桥,桥东西两头各两座桥墩均素面无雕刻,中间8座桥墩墩首雕刻4龙1象1狮2麒麟,均采用圆雕手法。桥墩首朝上游,凿有分水,以杀水势。

总长55米,宽1.90米,高5.30米,15座桥墩布13孔。石梁板共30块,每块长3.70米、宽0.95米、厚0.60米,每段由两块并列安置在桥墩槽口内,使桥面平整,石梁不左右滑动,增加其稳定性能。平桥的所有构件不用“榫卯”衔接,都是利用石块自身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