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阿妮特拉舞曲》课堂教学设计.pdf

2025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阿妮特拉舞曲》课堂教学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舞剧之窗》第3课《阿妮特拉舞》。

【教材分析】

《阿妮特拉舞》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舞剧之窗》第3课欣

赏课。《阿尼特拉舞》是一首具有玛祖卡性格的活泼舞。这是写培

尔•金特在沙漠绿舟的阿拉伯帐篷中,美丽的女子阿尼特拉用舞蹈欢迎他时

的情景。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

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

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

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

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

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

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

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阿妮特拉舞》,学生可以感受到其愉悦、轻松的音乐性质,

以及丰富细腻的力度变化。

(-)艺术表现

该目有助于学生了解格里格及其作品,以及《培尔•金特》组的音

乐魅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挪威民间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创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分析该目的旋律、节奏、调性和和声等特点,可以提升学生的音

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阿妮特拉舞》的音乐风格和背景知识,理解其式结构和音乐

特点。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该目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调性和和

声等,以及这些要素如何共同作用于音乐的表现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

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视频,同学们听过这首子吗?你们知道它的创作

背景吗?播放《阿妮特拉舞》的音乐片段

预设:欣赏视频并回答问题

教师:《阿尼特拉舞》是一首具有玛祖卡性格的活泼舞。这是写培

尔-金特在沙漠绿舟的阿拉伯帐篷中,美丽的女子阿尼特拉用舞蹈欢迎他时

的情景。选自于《培尔•金特》组,你们了解《培尔•金特》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培尔•金特组,原为挪威作家格里格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

(HenrikJohanIbsen,1828-1906)的同名戏剧所作的配乐,后改为两套组

。完成于1874-1875年间。描写好逸恶劳的浪荡子培尔•金特前往魔鬼的

洞窟与魔女鬼混,吃尽苦头后一文不名,回到发妻索尔维格身边的故事。其

中运用了大量挪威民族民间音乐。作家从配乐中选编了两套管弦乐组,

第一组为晨景”、奥赛之死”、安妮特拉之舞”、”在山神宫中”;第二组

为”英格丽德的悲叹”、”阿拉伯舞”、”培尔•金特归来”与”索尔维格之

歌”。今天我们学习《阿尼特拉舞》。(书写板书《阿尼特拉舞》)

【设计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鼎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