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褥疮药物护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度褥疮药物护理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药物治疗体系

疾病概述与病理机制

目录

4

5

6

患者全程管理

护理质量评估

并发症防治策略

目录

01

疾病概述与病理机制

褥疮定义与分期标准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坏死性溃疡。

褥疮定义

根据褥疮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四期。淤血红润期为第一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的症状;炎性浸润期为第二期,皮肤出现水疱或表皮脱落,疼痛加剧;浅度溃疡期为第三期,皮肤出现浅层溃疡及坏死;坏死溃疡期为第四期,皮肤及皮下组织全层坏死,甚至可深达肌肉、骨骼等。

褥疮分期

重度褥疮病理特征

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

渗出液多

创面感染

疼痛剧烈

重度褥疮的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全层坏死,可深达肌肉、骨骼等。

坏死组织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重度褥疮的创面常有大量渗出液,呈黄色、绿色或棕黄色,有臭味。

重度褥疮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度褥疮的创面会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这是机体对损伤做出的正常反应。

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坏死组织会继续向周围蔓延,扩大褥疮的面积和深度。

坏死组织的存在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容易引发继发感染,加重病情。

严重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全身反应,如发热、寒战、白细胞升高等,甚至危及生命。

炎症与坏死进程分析

炎症反应

坏死蔓延

继发感染

全身反应

02

药物治疗体系

局部抗菌药物分类

磺胺类抗菌药

磺胺类抗菌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磺胺类抗菌药有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等。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β-内酰胺类抗菌药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有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β-内酰胺类抗菌药是抗菌谱最广的抗生素之一,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杀死细菌,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1

2

3

生长因子类药物应用

表皮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加速创面的愈合,常用的表皮生长因子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

表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显著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常用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有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等。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同时还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常用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新型生物敷料选择

藻酸盐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止血性能,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还能够减少创面感染的风险。

藻酸盐敷料

胶原蛋白敷料

透明质酸敷料

胶原蛋白敷料能够提供丰富的胶原蛋白,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同时还能够增强创面的张力强度。

透明质酸敷料具有优异的保水性和润滑性,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还能够减轻创面疼痛、减少瘢痕的形成。

03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创面清创操作标准

创面清洁

清创彻底

局部麻醉

伤口保护

确保创面干净,去除坏死组织、异物和分泌物,以减少感染风险。

在清创前,应用局部麻醉药物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清创过程的舒适性。

清除创面内的脓液、腐肉及坏死组织,直至露出新鲜肉芽组织,有利于创面愈合。

清创后,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避免再次污染和损伤。

药物渗透增效方法

选择适当药物

根据创面情况和药物特性,选择具有去腐生肌、促进愈合的药物。

药物湿敷

将药物浸泡在湿敷料中,使其更好地渗透到创面,发挥药效。

局部给药

在创面直接涂抹或喷洒药物,确保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

定期换药

根据创面情况,定期更换药物和敷料,以保持药效和清洁。

疼痛控制管理方案

疼痛评估

在护理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为后续疼痛管理提供依据。

01

药物镇痛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02

非药物镇痛

可采用局部冷敷、按摩、针灸等方法,减轻患者疼痛。

03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疼痛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04

04

并发症防治策略

感染风险控制要点

严格无菌操作

创面清洁与消毒

抗生素应用

定时翻身与换药

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定期用适宜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换药,避免创面受压。

局部按摩与理疗

通过按摩、理疗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01

扩张血管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以改善微循环状况。

02

保暖措施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采

文档评论(0)

cs155466411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