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解析版).pdf

高中语文古诗: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解析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一一炼字

考点解读

《登高》一诗非常注重炼字。譬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极写秋天肃杀萧瑟、空

旷辽阔的景象,集中地表现了“悲秋”的典型特征。“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落叶

飘落的速度;“不尽拓展了长江的阔大,“滚滚来”又渲染了激流的态势。这一联在写景的同时,也抒发

了诗人深沉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下“滚滚来”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淅沥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于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考点内涵

古人作诗填词都特别讲究炼字。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

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

象生动的效果。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分析其在拓深诗的

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二)炼字类型

1.炼动词

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

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

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上,同时动词具有

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

查的重点。

作用:传神显旨、以动衬静、化静为动、以动写静、以实显虚、以乐衬哀。

举例:“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照”和“流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

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2.炼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作用:点出景物形象的特点,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且大多能表达心情。

举例: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遇赦,放舟东下,一个“轻

字联结虚实虚写乘舟人的心情轻快,实写船行速度之快别有一番意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中“红”“绿”这些色彩绚烂的词语

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机盎然的江南春景图,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

我国古典诗歌中形容词的锤炼,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形容词的叠运用: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除以上两

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

染了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如周邦彦《满庭芳》中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老”和“肥”

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体物细微,赋予山中初夏之景以动态与形态;无伤春之愁,有赏夏之喜。

3.炼数量词

作用:优秀诗人笔下的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举例: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O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

望春台(齐己《早梅》),据说诗中的“一枝开初为“数枝开,后郑谷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称

郑谷为“一字师”O改后妙在何处?“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

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突出了诗题中的“早”字。

“白发三千丈”中的“三千丈”表现出愁思的深重;“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一日”和“轻舟已过

万重山”中的“万重”凸显了船行之迅捷,烘托了诗人顺流而下心潮逐浪的一腔热情。而连用的数词,则可

造成一种错落有致的结构美,如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O

4.炼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