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村居诗歌鉴赏
CATALOGUE
目录
古诗村居背景介绍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村居》具体鉴赏分析
拓展阅读:同类题材古诗比较
实践活动:创作自己的田园诗
课堂总结与回顾
01
古诗村居背景介绍
诗人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里,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的来临,而写下此诗。
诗人信息及创作背景
诗歌内容
这首《村居》诗描写的是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主题思想
诗人描绘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
社会环境
01
高鼎生活的时代,正值清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然而,诗人通过描绘春天和孩子们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化氛围
02
清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诗歌流派纷呈。高鼎的《村居》诗虽然不属于任何流派,但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而广受赞誉。
审美趋向
03
在清代末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人们的审美趋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鼎的《村居》诗以其清新自然、欢快明快的风格符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广为流传。
时代背景对诗歌影响
02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通过阅读诗歌,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等场景,感受其中的自然美和宁静氛围。
通过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等手法,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感受诗歌意境与氛围
体会诗人的情感
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
赏析诗歌的押韵和词句运用
分析诗歌的押韵规律,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同时,赏析诗人运用的生动词句,体会其表达的精妙之处。
探讨诗歌的意象和比喻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手法,理解其对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情感和思考。
研究诗歌的抒情方式
分析诗歌的开头、结尾、过渡等结构安排,以及起承转合等章法运用,理解其对诗歌整体效果的影响。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章法
03
《村居》具体鉴赏分析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象,包括草长莺飞、拂堤杨柳等,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自然景象
诗中的儿童是乡村生活的代表,他们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乡村儿童的活泼可爱和天真烂漫。
人物形象
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
感悟诗人情感与心境变化
诗人情感
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心境变化
诗人在描绘景象的过程中,心境也随之变化,从最初的平静到最后的愉悦和满足,这种变化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相得益彰。
VS
诗歌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价值
作为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歌,《村居》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它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乡村文化,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诗歌韵味
品味诗歌韵味及艺术价值
04
拓展阅读:同类题材古诗比较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这首诗同样描写了田园风光,通过春草、长松、牛羊等元素,展现了宁静、自然的乡村生活。
《田园乐七首·其四》(唐·王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以农民种田为背景,描绘了田园劳作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
选取其他描写田园风光古诗
《村居》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而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四》则以自然、淡泊的笔触勾勒出田园风光的宁静与恬淡,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二》则以朴实、凝重的笔触揭示了农民的艰辛生活。
《村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来表现田园生活的美好;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以画入诗,通过色彩和线条的勾勒来表现田园风光的美丽;李绅的诗则采用白描手法,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直接陈述农民的劳作和艰辛。
风格差异
表现手法
对比不同作品风格差异
通过对比阅读其他同类题材的古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村居》所表现的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同时,也可以欣赏到不同诗人对田园风光的不同表现手法和风格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