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演讲人:
日期:
电击的急救原则
CATALOGUE
目录
01
现场评估与脱离电源
02
伤情判断与分类
03
基础急救措施
04
医疗转运注意事项
05
预防电击事故要点
06
特殊场景应对策略
01
现场评估与脱离电源
环境安全确认
01
迅速判断触电环境
观察是否有电源线裸露、电器设备损坏或潮湿等情况。
02
判断伤者状态
检查伤者是否有意识、呼吸和心跳,以及身体是否有电击伤痕迹。
断电方法与绝缘工具
迅速采用拉闸、拔插头等方法切断电源,避免电流继续通过伤者。
断开电源
使用干燥、绝缘的物体(如橡胶手套、木棍等)将伤者与电源分离。
使用绝缘工具
切勿直接用手或金属物品接触伤者或电源,以防触电危险。
避免直接接触
施救者自身防护
熟练使用急救技能
施救者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03
施救者应避免站在潮湿的地面上或接触其他导电物体,以降低触电风险。
02
保持干燥
穿戴防护装备
施救者应先穿戴好绝缘手套、鞋子等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01
02
伤情判断与分类
意识状态检查
检查伤者是否有意识,能否对呼唤做出反应。
呼唤伤者
观察伤者反应
评估意识水平
观察伤者是否有自主活动、面部表情和眼神等反应。
通过对话、指令等方式评估伤者的意识水平,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
呼吸与心跳评估
检查呼吸
观察伤者的胸廓起伏,听呼吸音,感受呼吸气流,判断呼吸是否正常。
01
检查心跳
触摸伤者颈动脉或手腕桡动脉,检查心跳情况,判断心跳是否微弱或停止。
02
紧急处理
如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异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措施。
03
一度烧伤
皮肤表层受损,局部红肿、疼痛,无水泡,通常几天可愈。
二度烧伤
皮肤表层和部分真皮受损,有水泡形成,疼痛明显,愈合时间较长。
三度烧伤
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受损,创面苍白或焦黄,感觉消失,愈合后可能留下疤痕。
四度烧伤
伤及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常伴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电击烧伤分级
03
基础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CPR)实施
检查患者反应
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以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进行CPR。
拨打急救电话
在进行CPR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将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另一只手掌放在第一只手掌上,用身体重量进行按压,每分钟按压100-120次。
人工呼吸
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应持续吹气1秒钟,使胸廓隆起。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
打开AED
分析心律
进行除颤
继续CPR
按照AED的提示,打开AED并粘贴电极片。
AED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除颤。
如果AED建议除颤,确保没有人与患者接触,按下除颤按钮进行除颤。
AED除颤后,应立即继续进行CPR,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首先确保患者与电源脱离,避免继续受到电击。
迅速检查患者伤情,判断烧伤范围和严重程度。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烧伤程度。
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遮盖伤口,避免感染。不要使用任何药膏或油剂涂抹在伤口上。
烧伤创面初步处理
脱离电源
检查伤情
冷水冲洗
遮盖伤口
04
医疗转运注意事项
体位固定与保温措施
使用担架或固定装置将患者平稳固定,避免摇晃和颠簸。
平稳固定
使用毛毯、棉被等物品对患者进行包裹,以保持体温。
保温措施
避免患者身体被挤压或扭曲,确保血液循环畅通。
防止挤压
心率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1
呼吸监测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深度,确保呼吸道畅通。
02
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防止出现休克等危险情况。
03
体温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体温过低或过高。
04
持续生命体征监测
急救过程记录交接
记录内容
详细记录患者转运前的病情、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所采取的急救措施。
01
交接清单
制定交接清单,确保交接时各项内容清晰明确。
02
双方签字
交接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字,确保责任明确。
03
05
预防电击事故要点
高危场所安全教育
向工人介绍电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工厂车间教育
家庭用电教育
公共场所教育
教育家庭成员了解家中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避免触电事故。
在公共场所加强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电击危险。
定期检查
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拆卸、修理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专业维修
确保所有电气设备都接地保护,防止设备漏电导致电击事故。
接地保护
电气设备维护规范
危险区域警示标识
夜间警示措施
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应设置灯光等警示措施,让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危险区域。
03
警示标识应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