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下册背诵清单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docxVIP

历史下册背诵清单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历史读背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

时间

建立者(庙号/谥号)

定都

重要考点

约前2070年-约1600年

阳城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约前1600-前1046年

亳——殷(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甲骨文、青铜器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姬发(周武王)

镐京

分封制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

——

铁犁牛耕出现、春秋五霸、孔子、老子

战国

前475年-前221年

——

——

三家分晋、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前221年一前207年

嬴政(秦始皇)

咸阳

创建大一统帝国、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焚书坑儒、修长城

西汉

前202年—9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楚汉之争、文景之治、七国之乱、汉武帝(刘彻)的措施、董仲舒尊崇儒术、丝绸之路

9年—23年

王莽

常安

(今西安)

王莽改制、

绿林、赤眉起义

东汉

25年—220年

刘秀(汉光武帝)

洛阳

光武中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黄巾起义

三国

220年—266年

曹丕(魏文帝)

洛阳

九品中正制、建安文学

221年—263年

刘备(汉昭烈帝)

成都

/

229年—280年

孙权(吴大帝)

建业

/

西晋

266年—316年

司马炎(晋武帝)

洛阳

八王之乱

东晋

317年—420年

司马睿(晋元帝)

建康

“王与马,共天下”、淝水之战

南北朝

南朝

420年—589年

——

建康

/

北朝

439年—581年

——

北魏孝文帝改革

581年—618年

杨坚(隋文帝)

大兴

科举制、开大运河

618年—907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中外民族交往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

——

/

916年一1125年

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

上京

澶渊之盟

北宋

960—1127年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

中央集权、崇文抑武、王安石变法、纸币

西夏

1038—1227年

元昊(夏景宗)

兴庆府

庆历和议

南宋

1127—1276年

赵构(宋高宗)

临安

宋金和议、南宋偏安、经济重心南移

1115—1234年

完颜阿骨打

(金太祖)

会宁府—中都

绍兴和议

1271—1368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

一省两院制、行省制、边疆管理、回族

1368—1644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北京

废丞相、设内阁、“八股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鸦片战争前)

1636-1840年(中后期)

皇太极(清太宗)

北京

军机处、闭关锁国、民族关系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

1.隋朝统一与灭亡: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大兴。589年,隋军灭陈朝,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

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隋文帝的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2.开通大运河

(1)开通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开始开凿(隋炀帝时期)。

(3)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郡(今浙江杭州),共有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影响: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但加重了人民赋税和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概况:隋文帝开科考试,依据才能取士。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创立。

(2)意义:

①政治: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起积极作用。②教育: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③对后世: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影响深远。

4.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灭亡的时间:618年。

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1)唐太宗: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开创了唐朝“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2)唐太宗治国理念: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澄清吏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戒奢从简,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②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3)“贞观之治”

措施

(出现原因)

政治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意义:

A.分割相权而强化君权;

B.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C.制度创新,影响深远。

D.

文档评论(0)

150****1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