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沪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应物象形》课文知识点归纳
“应物象形”的基本概念
出处与内涵:“应物象形”出自南齐谢赫的绘画理论名著《六法论》。“应物”二字,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如《庄子?知北游》中“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史记?太史公序》里“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里的“应物”包含人对客观事物的应答、应和、应付与适应态度。对于画家而言,“应物”就是要刻画出对象的形态外观。东晋僧肇说“法身无象,应物以形”,意思是佛虽无具体形象,但可化作任何相应的身躯。在绘画里,“应物象形”要求画家准确捕捉并再现自然物象的形态特征,使画面中的物象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富有艺术美感。例如画家画一朵花,需要仔细观察花的形状、花瓣的数量与排列、花朵的姿态等,然后通过画笔将其准确呈现在画面上。
在绘画理论中的地位:在南北朝时代,绘画美学重视形似以及描绘对象的真实性,所以在六法中,象形问题摆在第三位。但它又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这表明当时的艺术家已深刻把握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后代论者对形似的意义看法不一,有的贬低,有的抬高,这是不同艺术观念在起作用,而在六法论始创时代,其位置是恰当的。
绘画基本元素在“应物象形”中的应用
1.线条的运用
线条的造型功能: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具有强大的造型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折线等,可以勾勒出物体的轮廓、结构和形态。比如画一个苹果,用流畅的曲线可以表现出苹果圆润的外形;画一座房子,直线能构建出房屋规整的框架。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更是被发挥到极致,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人物的衣纹通过细腻、流畅且富有变化的线条来表现,不仅勾勒出人物的外形,还展现出衣物的质感和人物的动态,体现出“春蚕吐丝”般的美感。
线条体现质感:不同质感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例如,画金属制品时,用坚硬、光滑且有力度的线条体现其质感;画柔软的丝绸,则用轻柔、流畅且略带起伏的线条来展现。在描绘石头时,运用粗重、顿挫的线条表现其粗糙、厚重的质地。
2.形状的塑造
基本形状的组合:世间万物的形状都可以分解为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在绘画创作中,通过对这些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变形和排列,能够塑造出各种复杂的物体形象。比如一辆汽车,车身可看作是长方形,车轮是圆形,车窗可以是方形等。画家通过对这些基本形状的有机组合,就能准确描绘出汽车的形态。
形状与比例:准确把握物体的形状比例是“应物象形”的关键。每个物体都有其特定的比例关系,只有遵循这些比例,画出的物体才会符合现实中的视觉感受。例如人物绘画中的“三庭五眼”,就是前人总结的成年人五官平视时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从发际线到眉心,从眉心到鼻头,从鼻头到下巴,分别称为上庭、中庭和下庭,人脸的宽度大约是五个眼睛的长度。遵循这一比例,画出的人物面部才会显得协调、自然。
3.色彩的表现
色彩与物体特性: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固有颜色,色彩的运用要符合对象的特性。例如,描绘蓝天时通常用蓝色,画草地则用绿色。同时,物体的颜色还会受到光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阳光下,白色的物体可能会反射出周围环境的色彩,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像莫奈的《鲁昂大教堂》系列作品,画家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教堂色彩变化的细致描绘,展现出色彩与光线的奇妙关系。
色彩营造氛围:色彩不仅能表现物体的固有颜色,还能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往往能传达出热烈、欢快的情感;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常给人宁静、清凉的感觉。在一幅描绘丰收场景的画作中,大量运用金黄色、橙色等暖色调,能营造出热闹、喜悦的氛围;而在表现夜晚宁静的湖面时,使用深蓝色、黑色等冷色调,可增强画面的静谧感。
“应物象形”在不同时期绘画中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对自然物象的细致观察与描绘,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山水背景也富有诗意与意境。画家通过对人物姿态、神情以及服饰的细腻刻画,展现出洛神飘逸、优雅的气质,同时,山水树木等背景的描绘虽相对简略,但也能体现出一定的空间感和意境美,初步体现了“应物象形”中对物象形态和神韵的追求。
唐代:随着绘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应物象形”原则在绘画中的运用更加成熟与精湛。阎立本的《步辇图》,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服饰、器物等细节刻画得十分精细。画中人物的比例准确,姿态各异,通过对人物表情、动作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展现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服饰的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器物的描绘也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的工艺水平,体现了唐代绘画在“应物象形”方面对细节和真实感的高度追求。
宋代:画家们更加注重对自然物象内在神韵的捕捉与表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编织美好》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美术六年级上册.pptx
- 《大河的馈赠》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美术六年级上册.pptx
- 《泥塑的乐趣》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美术六年级上册.pptx
- 《谱时代强音》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美术六年级上册.pptx
- 《图必吉祥》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美术六年级上册.pptx
- 《纹必有意》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美术六年级上册.pptx
- 《展神州风采》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美术六年级上册.pptx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五套).docx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三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