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pdfVIP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

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16小题,每小题3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攻战类乎盗贼之行为,乃大“不义”;攻战之事常招致灭亡之祸,

亦“无利”于国家。据此判断,该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2.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了有关粮食等物资出入管理的简牍,其侧面多见用书刀刻上表示数

字的刻齿符号。经研究,刻齿符号所表示的数字与简牍文书中所记数量相符。这些刻齿符号

的使用()

A.体现了行政管理的严密B.保障了政令传递的有效性

C.适应了贸易发展的需要D.表明了文书体例的规范化

3.大酺是指朝廷特许的官民会聚宴饮。有学者统计:唐太宗朝赐大酺九次,高宗朝赐十三

次,每次持续三天或五天;武则天当政时赐大酺二十次,主要集中于其称帝前后,多为七天

甚至有三次长达九天。这反映出武则天()

A.意欲规范国家礼制B.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C.注重加强君臣互动D.急于宣扬其称帝合法性

4.宋代,雕版印刷日益兴盛,工匠可以雕刻出更趋精美的花纹图案,遂使利用雕花木板印

制花布的夹缬法成为各种印花技术中最时兴的一种。由此,雕版印刷从业者中分化出一批专

门从事雕造花板的工匠。这表明()

A.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B.工艺改进推动手工业发展

C.手工业与农业生产日趋分离D.城市发展促进手工业进步

5.明嘉靖年间,俞大猷上疏建议,渔民出海时“渔船大者二十五只为一艅”,“小者五十只

为一艅”,令每综“合造楼船一只以为兵船”,其“驾船兵哨”由官府“照依雇兵之例,给与

口粮”,使其“大小相资,各有实用”。该建议()

A.有助于完善海防体系B.有利于扩充水师建制

C着眼于维护海外贸易D.致力于减轻财政负担

.

6.清嘉庆、道光年间,张家口権关收入年均可达白银六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

商大量涌入,往来于此的商贸活动激增,但榷关收入却不断下降,光绪年间,年均收入仅三

四万两。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B.税收机制不完善C.外国商品大肆倾销D.贸易规

则不平等

7.晚清时期,“出使外洋之员”被士人戏称为“鬼使”,由于高官权贵大多不愿担任,清政

府不得不在中下层官员中“悬利禄以为招”。在当时官场壅塞的情况下,“鬼使”反而成为“升

途较捷”的美差。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官员选拔的失序B.民众矛盾的心态C.外交转型的艰难D.华夷观

念的消亡

8.1913年,《东方杂志》刊载《国民今后之道德》一文,提出“夫道德有体有用,体不可变

而用不能不变”,同时

文档评论(0)

专业设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活动方案撰写,ppt撰写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