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40B6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077—2019
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评价规范
2019-11-28发布2019-12-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077—2019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细婷、何宇炜、张新仕、许皓月、曹倩、尚丹、张军力、张利娜、安军锋、王莹、蔡宁、李清华、王红宝、王桂荣、郭振环、张晓俭、任丽。
DB13/T5077—2019
1
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县域河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农业农村信息化综合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农业农村信息化agriculturalRuralInformatization
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社会管理中,通过普遍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
3构建原则
3.1整体性与层次性
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一个整体,由若干个要素、子系统和分系统构成;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这些分系统、子系统和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协同运作。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层次来了解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和状况。
3.2典型性与可操作性
反映农业农村信息化情况的数据非常多,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适当选择辅助指标;科学和完善的指标体系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同时评估指标必须具备可测性、可比较性,并且能够直观、容易地获得统计数据。
3.3定性与定量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中以定量指标为主,还包括部分定性指标。在评价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法做出评估。
3.4阶段性与连续性
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技术不断地进步,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在构建农业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预测其发展趋势,尤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适合当前发展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应根据不同阶段各地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评价指标,并分析与评估各地区不同阶段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
DB13/T5077—2019
2
3.5动态性与互补性
各地区不同阶段信息化发展状况是动态变化的,为了保证准确和客观地反映各地区不同阶段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应该科学、及时地对农业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做出适当调整。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多项指标。然而,大量的指标统计与计算会带来许多人力和时间成本。因此,尽可能地选择具有较强互补关系、典型代表性的指标,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4评价指标与评分
4.1指标建立和方法
本着评价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操作性和便捷性的基础上,选取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8个构建起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见附表)。评价采取百分制考核制度,根据各级权重,从三级指标到一级指标,递进计算,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
4.2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各指标对整体贡献的重要程度,采取专家打分法,并征求意见,通过不断反馈和修订,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4.3计算公式
m
Q=yiYi??????????????????(1)
i1
n
Yi=fjFj?????????????????(2)
j=1
P
Fi=ekEk?????????????????(3)
K=1
s
Ei=xdXd?????????????????(4)
r=1
式中:
Q——综合得分,取值不保留小数后位数,小数点后数字四舍五入;yi——i项一级指标权重;
Yi——i项一级指标得分值;
fj——j项二级指标权重;
Fj——j项二级指标得分值;
ek——d项三级指标权重;
Ek——d项三级指标得分值;
m、n、p、s分别表示一、二、三级指标及评价项目个数。
4.4评价结果
DB13/T5077—2019
3
根据评分计算结果,确定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定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水平见表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清版)DB13∕T 5014-2019 铝板拉伸装饰网通用技术要求.docx
- (高清版)DB13∕T 5018-2019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联网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docx
- (高清版)DB13∕T 5021-2019 冶金行业班组安全管理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024-2019 枣树根蘖育苗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025.1-2019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测定 第1部分:固含量的测定.docx
- (高清版)DB13∕T 5025.3-2019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测定 第3部分:磁性异物含量的测定.docx
- (高清版)DB13∕T 5025.4-2019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测定 第4部分: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docx
- (高清版)DB13∕T 5026.1-2019 石墨烯导电浆料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 第1部分:浆料粘度的测定 旋转粘度计法.docx
- (高清版)DB13∕T 5026.2-2019 石墨烯导电浆料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浆料细度的测定 刮板细度计法.docx
- (高清版)DB13∕T 5026.3-2019 石墨烯导电浆料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浆料极片电阻率的测定 四探针法.docx
- (高清版)DB13∕T 5078-2019 人员密集经营场所安全管理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080-2019 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动态质量监控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086-201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087-2019 超低能耗交通附属建筑节能应用设计导则.docx
- (高清版)DB13∕T 5088-2019 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089-2019 竹木纤维集成墙板通用技术条件.docx
- (高清版)DB13∕T 5091-2019 锰铁、锰硅、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硅、锰和磷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熔铸玻璃片法).docx
- (高清版)DB13∕T 5092-2019 太阳能级类单晶硅锭用方籽晶通用技术要求.docx
- (高清版)DB13∕T 5094-2019 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取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docx
- (高清版)DB13∕T 5096-2019 单色显示用向列相热致液晶清亮点测试方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