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4_T484-2025 建筑隔震及消能减震技术标准.docxVIP

DBJ04_T484-2025 建筑隔震及消能减震技术标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建筑隔震及消能减震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seismicisolationandenergydissipationinbuildings

DBJ04/T484—2025

批准部门: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行日期:2025年5月1日

5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2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科字〔2022〕第15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

4.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5.隔震结构设计;6.隔震支座及隔震构造;7.隔震部件的力学性能与检测;8.消能减震结构设计;9.消能器的技术性能和检测;10.隔减震工程的施工、验收和维护;11.设防地震保持正常使用建筑的性能目标及设计。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邮编:030024)。

本标准主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华林中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石勇赵志刚吴志杰王凯

闫立荣帆张宗升宋宁

靳卫张晨郝利君张小丽

6

陈溥冯彦王宇杨小兵

张俊杰李晓明郭喜斌蔚统原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陈彬磊刘彦生周健霍文营刘元珍李根张波

7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和符号 2

2.1术语 2

2.2符号 5

3基本规定 8

4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 10

4.1一般规定 10

4.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3

4.3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14

4.4截面抗震验算 15

4.5抗震变形验算及水平加速度基本要求 15

5隔震结构设计 18

5.1一般规定 18

5.2隔震层上部结构设计 19

5.3隔震层设计 20

5.4隔震层下部结构设计 26

6隔震支座及隔震构造 27

6.1一般规定 27

6.2隔离缝 28

6.3穿越隔震层的固定设施和管线 29

6.4伸缩缝 30

7隔震部件的力学性能与检测 31

7.1一般规定 31

7.2隔震橡胶支座 31

7.3隔震弹性滑板支座 32

7.4摩擦摆隔震支座 33

7.5隔震层阻尼装置 34

8

7.6抗风及抗拉装置 34

7.7建筑隔震支座的检验及要求 35

7.8隔震层阻尼装置、抗风及抗拉装置的检验及要求 35

8消能减震结构设计 37

8.1一般规定 37

8.2消能器选择和布置原则 38

8.3消能部件设计与减震效果评价 39

8.4主体结构设计 42

9消能器的技术性能和检测 46

9.1一般规定 46

9.2消能器技术性能 47

10隔减震工程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49

10.1一般规定 49

10.2进场验收及施工 49

10.3验收 50

10.4维护 51

11设防地震保持正常使用建筑的性能目标及设计 53

附录A隔震支座恢复力模型和基本力学性能要求 57

附录B复振型影响系数计算公式 61

附录C隔震支座规格及性能参数 63

附录D摩擦摆隔震支座规格及性能参数 71

附录E消能构件减震设计要点 76

附录F隔震支座连接设计 77

附录G建议标准化消能器产品规格型号及性能参数 83

附录H检验项目 96

附录J隔震工程专用标识 105

本标准用词说明

文档评论(0)

沧海一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