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主要病虫害的特征危害与综合防治管理策略.docx

四季豆主要病虫害的特征危害与综合防治管理策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季豆主要病虫害的特征危害与综合防治管理策略

四季豆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多种病虫害侵袭,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本文针对四季豆的根腐病、枯萎病及主要害虫豆荚螟、豆蚜和斑潜蝇,分析了它们的症状、危害特点,并提出了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的综合管理措施。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旨在减轻病虫害影响,提高四季豆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农业的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调整加剧了病虫害对农业的威胁,尤其在气候变化剧烈、降水丰富的云南省镇康县,四季豆的生产受病虫害影响尤为严重。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以及豆荚螟、蚜虫、斑潜蝇等害虫频繁发生,导致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收入。因此,研究四季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关键。为确保农民经济利益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结合气候变化的背景,探索科学的病虫害防控策略,帮助提升四季豆产量和品质。

一、镇康县四季豆主要病虫害

1、根腐病

①症状

主要对植物的根部和茎基部造成伤害,通常在种子发芽后的2周内开始出现病害,3~4周后达到病害的高峰。在疾病初期,下层的叶子会变黄,并且会从叶子的边缘开始凋零,但是并没有掉落。在受害部位会出现棕色或黑棕色的斑纹,受害部位略微凹陷,偶尔会发生裂痕并进入内部。首先,受害的侧根会变为黑色并腐烂,然后会扩散到主根,导致整个根系发生腐烂或者死亡。当疾病进一步恶化,会向茎的基部扩散。当主根全部感染病害后,地面的茎叶会枯萎。植物的病害较容易被移除,通过对其进行纵向切割,能看到维管束变为红棕色。当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植物的基底会显现出粉红色的霉菌。

②危险特点

病原体主要通过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过冬,并能够存活多年。由于种子本身并无细菌,因此,最早的感染源头主要来自含有细菌的肥料以及土壤,这些细菌会借助肥料、工具以及降雨的方式进行扩散,最终在植物受损的部位进一步导致腐败。由于土壤的水分含量较高,且土壤质地较为黏稠,因此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容易患病。

2、枯萎病

①症状

通常在花季初期就会显示出病态,其中最严重的是对根系及茎的影响。被损伤的植物底层叶子会首先发生黄化,然后会逐步向上蔓延,使得叶子的边缘呈现出棕色,接近叶子边缘的组织会发生黄化,最终导致其枯萎并掉落。整个茎的维管束都会呈现出黄褐色或黑褐色。由于根部颜色的改变和腐烂,导致了根系的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并且果实的数量也大幅度降低。

②危害特点

病原体主要通过菌丝体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过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次感染源。种子也有可能携带细菌,如果从患病的植株上收集的种子携带了细菌,就会成为远距离传播细菌的途径。病原体首先通过根系或者茎的基底伤口进入,然后在薄层结构中增长,接着进入维管束,并在管道中成长。随着植物体内水分的流动,它们迅速地蔓延至植物的最高点。因为病原体的增多,管道被堵住,这就导致了水分和营养的传递被阻碍,最终造成了植物的枯萎死亡。

3、豆荚螟

①症状

豆荚螟是豆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在豆荚内蛀食,造成豆荚和豆粒残缺不全,严重影响豆类的品质和产量。成虫在豆荚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即在豆荚内取食,导致被害豆粒出现蛀孔,残缺不全。豆荚螟的伤口还容易感染病菌,导致豆类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在田间,豆荚螟喜干燥环境,雨量多湿度大的田块虫口密度小,而雨量少湿度小的田块虫口密度大。结荚期长的品种较结荚期短的品种受害重,荚毛多的品种较荚毛少的品种受害重,豆科植物连作田受害重。

②危害特点

豆荚螟的幼虫主要以豆荚、种子、花瓣和嫩茎为食,导致受害的豆类常造成大量花、荚、芽脱落。幼虫危害豆荚,啃食豆类,使豆类破碎或完全被吃掉,破损的种子布满虫粪,变褐发霉。同时,粪粒堆积在豆荚内外,使破损豆荚发苦,不能食用。豆荚螟的发生特点是“两头重中间轻”,即在花期和结荚初期以及成熟期前发生较重,而在结荚盛期发生较轻。田间小气候对其发生影响较大,一般地势低、湿度大的田块发生较轻,地势高、湿度小的田块发生较重。

4、豆蚜

①症状

豆蚜是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大豆植株顶叶、嫩叶和嫩茎上进行刺吸危害,严重时可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豆蚜的刺吸会导致四季豆嫩叶、嫩茎叶绿素缺失,造成四季豆叶片卷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等症状。豆蚜的排泄物“蜜露”会引起煤污病,使叶片表面铺满一层黑色霉菌,影响光合作用,结荚减少,千粒重下降。

②危害特点

豆蚜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头雌蚜寿命可长达10天以上,平均胎生若蚜100多头。全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春季5~6月、秋季10~11月。适宜豆蚜生长、发育、繁殖的温度范围为8~35℃;最适环境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60%~70%。豆蚜危害寄主常群集于嫩茎、幼芽、顶端嫩叶、心叶、花器及荚果处吸取汁液。受害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卷缩,影响开花结实。

5、斑潜蝇

①症状

当四季豆受到斑潜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