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7课

01西晋的建立与统一02目录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03北方各族的北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群雄并起、政权林立三个局部统一政权——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壹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下列表格中你能提取怎样的信息?你认为谁最有实力完成统一?户数人口兵力魏103万443万60万蜀28万94万10.2万吴52.3万230万23万数据来源《三国志》、《续汉书·郡国志》魏国实力强大,蜀国实力最弱三国鼎立形势图221年229年220年魏国实际权力掌握在司马氏家族手中三国实力比较表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1.背景:蜀汉:后主刘禅宠信宦官,朝政混乱,基础大大动摇。孙吴:孙权死后内争不断,朝局不稳。社会矛盾尖锐,势力削弱。(2)曹魏中期,大臣司马懿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诸葛亮,积劳成疾,234年病逝。蜀汉开始衰落,刘禅昏庸,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乐不思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丕死后,太尉司马懿参与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不久,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知识插曲

诸葛亮,积劳成疾,234年病逝。蜀汉开始衰落,刘禅昏庸,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乐不思蜀223年,刘备驾崩。太子刘禅继位,由托孤大臣—丞相诸葛亮扶助朝政。司马懿死后,先后由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权。263年魏灭蜀→西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三国尽归司马氏”2.西晋的建立: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人物扫描

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西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三国尽归司马氏”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结合课本和地图,梳理西晋的建立与统一过程。2.西晋的统一:

西晋三国鼎立意义: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阅读下面历史地图及史料,思考西晋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1.背景:三国后期,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

益衰落。2.建立:263年,魏灭。266年,司马懿的孙子?

(晋武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为都,

史称西晋。3.统一:280年,西晋灭,统一了全国。魏国蜀司马

炎洛阳吴学以致用

316建立统一灭50年但西晋的统治为何如此短暂呢?西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贰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材料一(晋武)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而(皇)后父杨骏及弟(杨)珧、(杨)济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资治通鉴·晋纪》材料二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西晋人鲁褒《钱神论》材料三(皇后弟)恺以饴澳釜,(权臣)崇以蜡代薪;恺做紫丝步障四十里,崇做锦步障五十里;……帝每助恺,……——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结合材料,概括西晋的统治措施及其后果。(1)大地主、大贵族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豪华奢侈,追求享乐措施后果制定了一些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一)八王之乱1、背景(原因)

洛阳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

文档评论(0)

欢迎浏览香当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