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于FPGA的汽车尾灯控制器设计
设计目的:
熟悉FPGA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QUARTUSII集成开发环境;使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科研动手能力。
设计内容:
假设汽车尾灯两侧各有3盏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设计其控制功能如下:
1.汽车正常行驶时指示灯都不亮;
2.汽车右转弯时,右侧一盏指示灯闪亮;
3.汽车左转弯时,左侧一盏指示灯闪亮;
4.汽车刹车时,左右两侧刹车指示灯同时亮;
5.汽车夜间行驶时,左右两侧的一盏指示灯同时亮,以供照明。
6.左右转向灯不允许出现同时亮的情况。
1
目录
1.引言 1
1.1设计的目的 1
1.2设计的基本内容 1
1.3EDA的介绍 1
1.3.1EDA技术的概念 1
1.3.2EDA技术的特点 2
1.3.3EDA设计流程 2
1.4硬件描述语言(VHDL) 2
1.4.1VHDL的介绍 2
1.4.2VHDL语言的特点 3
2.总体设计 4
2.1需求分析 4
2.2汽车尾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4
2.3汽车运行状态表和总体框图 5
3.详细设计 6
3.1各组成模块 6
3.2时钟分频模块 6
3.3汽车尾灯主控模块 6
3.4左边灯控制模块 7
3.5右边灯控制模块 9
4.系统仿真与调试 10
4.1分频模块仿真及分析 10
4.2汽车尾灯主控模块仿真及分析 10
4.3左边灯控制模块仿真及分析 11
4.4右边灯控制模块仿真及分析 11
4.5整个系统仿真及分析 百12
4.6总体设计电路图 原刀
总结 预5与源文档-默下13清
参考文献 14
2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状态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交通越来越拥挤,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成为解决交通安全问题一种好的途径。在本课程设计根据状态机原理[1]实现了汽车尾灯常用控制。
1.1设计的目的
本次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了解EDA技术12并掌握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方法和思想。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指导,通过学习的VHDL语言结合电子电路的设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所学的课程知识和基本单元电路的综合设计应用。通过对实用汽车尾灯控制器3的设计,巩固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IC设计能力,提高分析、解决计算机技术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1.2设计的基本内容
根据计算机中状态机原理,利用VHDL设计汽车尾灯控制器的各个模块,并使用EDA工具对各模块进行仿真验证。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分为4个模块:时钟分频模块、汽车尾灯主控模块,左边灯控制模块和右边灯控制模块。把各个模块整合后就形成了汽车尾灯控制器。通过输入系统时钟信号和相关的汽车控制信号,汽车尾灯将正确显示当前汽车的控制状态。
1.3EDA的介绍
1.3.1EDA技术的概念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EDA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
1.3.2EDA技术的特点
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硬件:②用软件方式设计的系统到硬件系统的转换是由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的;③设计过程中可用有关软件进行各种仿真:④系统可现场编程,在线升级:⑤整个系统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因此,EDA技术是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趋势。
1.3.3EDA设计流程
典型的EDA设计流程如下:
1、文本/原理图编辑与修改。首先利用EDA工具的文本或图形编辑器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用文本或图形方式表达出来。
2、编译。完成设计描述后即可通过编译器进行排错编译,变成特定的文本格式,为下一步的综合做准备。
3、综合。将软件设计与硬件的可实现性挂钩,是将软件转化为硬件电路的关键步骤。
3
4、行为仿真和功能仿真。利用产生的网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