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性文体知识梳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明性文体知识梳理

1.说明文分类

按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以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能等。

如教材八上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

事理说明文:以抽象的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

如教材八下的《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

按语言分

平实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

如《中国石拱桥》运用大量数据对说明对象作客观的说明。

生动说明文: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如《大雁归来》以拟人化的笔法描写大雁,将知识性、抒情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标志词:①朝代、年份:从古到今,从今到古;②季节:从春到冬;③一天:从早到晚。

说明对象: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工序流程,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生物生长等,多用于事物说明文。

举例:《中国石拱桥》中,作者列举我国石拱桥的先后顺序是: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长虹大桥(1961年)。由古到今,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史,感受其历史悠久的特点。

空间顺序

标志词:(方位词)东南西北、上到下、左到右、远到近等。

说明对象: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一般用于说明静止的事物,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多用于事物说明文。

举例:《梦回繁华》中对《清明上河图》画面主体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其中“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将画作切分为三个部分,然后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顺序依次进行说明。

逻辑顺序

(2014)

标志词:首先、其次、再次、由内到外、由现象到本质、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等。

说明对象: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形式及举例:①由现象到本质。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思路是: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就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②由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一文第3~6段紧扣第2段的四个“讲究”,介绍了苏州园林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主要特点,而第7~9段则说明苏州园林不大被人注意的角落及局部的特点。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使文章不仅脉络清晰,而且重点突出。

③由概括到具体。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先总述石拱桥的特点,继而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征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取得成就的原因。

④由浅入深。如《梦回繁华》中介绍《清明上河图》,作者先说画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进而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⑤其他:由原因到结果、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简单到复杂、由特点到用途、由一般到特殊等。

注:一篇说明文,一般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在第6段具体介绍卢沟桥时,又采用了从整体到部分的逻辑顺序。

3.说明文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

特点、判断标志、作用、举例

列数字

(10年6考)

特点:用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和本质。

判断标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注意与年代区别)。

作用: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具体、准确、直观,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举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中国石拱桥》)

下定义

(10年4考)

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某一概念的内涵作规定性的说明。

判断标志:“……是……”“这就是……”“……叫(作)……”等判断句式。

作用:准确、简明地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举例: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大自然的语言》)

作诠释

(10年3考)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

判断标志:因为……、由于……、这是由……造成的……

作用:具体解释说明了……的特征、事理,使说明通俗易懂

文档评论(0)

134****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