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梦的赠予”导写及范文 .pdf

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梦的赠予”导写及范文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梦的赠予〃导写及范文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

独特的方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

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为每个青少

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

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本题围绕〃梦的赠予〃设置写作情境,鼓励

新时代的青少年大胆拥有梦,主动分享梦,自觉传递梦,勇于实现梦。

在梦的赠予〃这一情境中,“梦〃和〃赠予〃是两个关键要素。如何理解〃梦〃?

材料开头引用的三句古诗对此作了提示。这三句诗分别出自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三首诗

均为经典名篇,且都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三句诗有着内在的层次:昨夜闲潭梦落花〃

原诗所写之境,更多是个体生命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理的观照;我欲因之梦吴越〃

原诗为赠友之作,在自我精神追求的表达中又明显吐露求其友声〃之意;〃铁马冰

河入梦来〃原诗则以一人之身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所抒发的既是个人之志,

更是家国之思、民族之魂。由此,这三句诗为考生拉开了一个理解、构思、表达的空

间。它们提示考生注意:“梦〃既有具体性的一面即“梦境〃,又有普遍性的一面,

是为〃梦想〃。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结合这两方面,从个性化的梦境中发掘普遍的

意义,或将宏大深远的梦想寄寓于生动可感的梦境之中。

赠予〃是本试题写作情境的又一个关键要素。赠予作为一种日常行为,考生并

不陌生,但与“梦〃结合,就带有浓厚的想象性质。考生在写作中,需要注意梦的

赠予,,这一情境的想象性,而想象力的发挥,又恰恰需要基于日常经验,审视〃赠予〃

的核心意蕴:赠予包含着施赠者、受赠者和礼物,礼物的流动在“我们〃与他人〃

之间建立了某种先前未有的联结。材料提示考生注意,在将梦赠予他人之前,我们〃讲

述〃记录〃实现〃……的都还是〃自己的梦〃,正是通过〃赠予〃,梦不再仅仅

是我们之事,而也成了他人之事,成了对于他人〃来说的〃自己之事〃。考生在写

作时,需要注意通过梦的赠予〃实现我们一他人〃的联结,不仅心中有梦,而且

心中有他人。

考生还需要注意材料所提示的梦〃的独特意味。其一,梦中有感受和期冀〃,

梦并非抽象概念的逻辑运作,而是关联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多个层面;其二,梦的独特

又在于其个性化,在于梦和做梦者个体生命的紧密交织,在于梦呈现的是我们的〃

感受和期冀;其三,梦是一种行为,是〃做梦〃,是向着未来开放的,能够以无拘无

束的想象突破藩篱,〃打开更浩瀚的天空O

本题由现实展开想象,由想象观照现实,为考生打开审题立意的宽广空间。考生

可以讨论当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世界将会怎样〃或“我们将会怎样〃;也可以

从材料所引三句古诗生发开去,辨析〃有的梦宜于独享,有的梦宜于赠友,有的梦应

为整个民族共有〃;还可以将重点落在深入发掘梦的某一方面特质上,如梦对我们深

层情感的揭示,梦对我们过往经验的再现,梦对我们未来行动的激发,等等。考生可

以偏于议论,也可以借叙事展现思考、抒发情感;只要基于〃梦的赠予〃这一情境展

开,就在本试题的立意范围之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学生要留心观察社

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要在表达与交流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

感受与理解。统编语文教材在包括写作在内的多个板块均设置了相关的学习活动,引

导考生关注现实、思考人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个人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关联,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本题体现了对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的呼应。试题的中心

情境〃梦的赠予〃,既新鲜活泼,又富于生活气息。基于这一情境展开写作,既可以

极大地激活青少年活跃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