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目录CONTENTS一刑法的基本理论二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犯罪及刑事责任三关于生产安全犯罪使用《刑法》的司法解释
前言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注:被称为“1997年刑法典”,即现行刑法典)。后经十一次修正,最近一次修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
一刑法的基本理论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分别体现在刑法第3条、第4条和第5条。刑法的基本原则(一)一、刑法的基本理论
1.罪刑法定原则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一、刑法的基本理论刑法的基本原则(一)
2.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法的基本原则(一)一、刑法的基本理论
3.罪行相适应原则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法的基本原则(一)一、刑法的基本理论
1.犯罪的定义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理论(二)一、刑法的基本理论
2.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基本理论(二)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第一第二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第三一、刑法的基本理论
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3.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基本理论(二)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一、刑法的基本理论
4.犯罪的预备、未遂与终止犯罪的基本理论(二)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刑法的基本理论
5.刑事责任犯罪的基本理论(二)一、刑法的基本理论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