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实用中医药基础练习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
1.“中正之官”指:
A、膀胱
B、大肠
C、胆
D、胃
E、小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正之官”指胆,胆主决断,具有中正刚直的特性,故被称为“中正之官”。
2.用咸味药治瘰疬、痰火结核、瘿瘤等证,是取其:()
A、发散之功
B、补益之功
C、泻下之功
D、宣泄之功
E、软坚散结之功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临床上常用咸味药治疗瘰疬、痰火结核、瘿瘤等证,就是取其软坚散结之功。泻下之功多为泻下药的作用;宣泄之功表述不准确;发散之功多为解表药的作用;补益之功为补虚药的作用,均不符合题意。
3.夏季属于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正确答案:B
4.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之功效,为补血要药的药物是()
A、熟地黄
B、白芍
C、当归
D、何首乌
E、阿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为补血要药。白芍功效为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当归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阿胶功效为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何首乌功效为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5.“受盛之官”指:
A、大肠
B、胃
C、膀胱
D、胆
E、小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故小肠被称为“受盛之官”。胆为“中正之官”;胃为“仓廪之官”;大肠为“传导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官”。
6.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首选()
A、桂枝
B、麻黄
C、紫苏
D、防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为发汗解表的要药,多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者,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桂枝发汗之力较麻黄缓和,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应用;紫苏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兼气滞胸闷者;防风为治风通用之品,可用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均可。
7.既常用治湿热黄疸,又常用治骨蒸劳热、盗汗的药物是()
A、黄芩
B、龙胆
C、苦参
D、知母
E、黄柏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能清利脾胃肝胆湿热而退黄;又能退虚热,治疗骨蒸劳热、盗汗等症,符合题意。知母主要用于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无治疗湿热黄疸的作用。龙胆善清肝胆湿热,但无退骨蒸劳热、盗汗之功。黄芩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一般不用于骨蒸劳热、盗汗。苦参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也不常用于骨蒸劳热、盗汗。
8.既能祛风湿止痛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A、五加皮
B、威灵仙
C、独活
D、蕲蛇
E、木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独活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功效。威灵仙能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蕲蛇祛风,通络,止痉;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所以既能祛风湿止痛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独活。
9.既善凉血退蒸,又可清泄肺热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白薇
C、黄芩
D、桑叶
E、石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地骨皮甘寒清润,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又能清泄肺热,善治肺热咳嗽。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无凉血退蒸作用。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无清泄肺热功效。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无凉血退蒸之功。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无凉血退蒸、清泄肺热作用。
10.治疗气虚自汗宜选用的药物是:
A、甘草
B、太子参
C、白术
D、大枣
E、山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白术性温,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自汗。太子参主要功效是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一般不用于止汗。山药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也无明显止汗作用。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与止汗关系不大。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同样不针对气虚自汗。所以治疗气虚自汗宜选用白术。
11.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气随汗脱主要是由于津液大量丢失的同时,气也随着津液的流失而脱失。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当津液大量丢失时,气失去依附而随之脱失,体现了津能载气的理论。气能生津是指气的气化作用促进津液生成;气能化津是气对津液的代谢过程有促进作用;气能摄津是气对津液有固摄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均与气随汗脱的机制不符。
12.既降肺气,又降胃气的药物是()
A、桔梗
B、白前
C、前胡
D、旋覆花
正确答案:D
13.既能泻实火,又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