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北宋的政治+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VIP

2.8+北宋的政治+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7亡十国(891—979)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北宋960兴回顾唐末以来的分裂更迭:

第8课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朝代信息卡时间:人物:都城:典故:赵匡胤(宋太祖)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封(东京、汴京)二弟赵匡义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壹1.北宋建立

北方辽国(契丹)南方各割据政权“先南后北,先易后难”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疆域北宋没有实现大一统,只是局部统一观察地图,如果你是宋太祖,你认为有哪些问题需要去解决?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壹2.北宋的统一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妥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1.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针对这些问题,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2.措施:①军事上:收精兵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梁溪全集》(注: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三衙直接掌管军队。)“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定期换防),不使常在一处。”——《续资治通鉴长编》措施1: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措施2:任用文臣管理军务,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统调分离)措施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地方材料: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中央①分化事权,分割宰相的权力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②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②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示意图中央集权的加强贰2.政治上夺其权

2.措施:制钱谷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将全国财赋收归中央影响: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措施:中央路府州军监县↑↑↑→→→→→→→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知州(或知府)通判知县(或县令)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朱子语类》3.经济上

措施影响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①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②文臣管理军务,使禁军将领无发兵之权;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中央: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力。①文臣任各地长官,三年一换。②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力。地方: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政府机构重叠,官吏冗余。加强了对地方税收的控制。②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收其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文化上:注重文教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神童诗》汪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回答北宋科举制是怎样改革的?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及名次直接由皇帝掌握,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思考:科举制的发展给宋朝带来的影响?为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同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中央集权的加强贰崇文抑武

崇文抑武方针给宋朝带来哪些影响?材料一: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势力所颠覆,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巩固。——《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材料三:本朝鉴于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北宋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英宗(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中央集权的加强贰积极影响:①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