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小水电有限公司面向集团内部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创造力的发挥离不开知识,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这部划时代巨作,读了一千五百多本书,做了大量笔记的事迹已是家喻户晓,________,一个人的创造力无论怎样发达,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也不可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以善小而不为
??B:磨刀不误砍柴工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海底打捞绣花针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需要结合前后文内容进行分析。前文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并列举马克思写《资本论》前读过很多书的事例来论证,后文说缺乏知识储备,有创造力也难以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即知识储备为创造的必要条件。故中间的句子应表达必要条件的重要性,C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再有能力的人,做事时如缺少必要的条件,也很难成功,符合文意,当选。
A项,“不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与文段强调重点不一致,排除;
D项,“海底打捞绣花针”指从大海里将针捞起来,形容极难办到或找到,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C。
?
2、人类走向航天空间30多年了,3600多颗人造星体为太空添丁,这是人类的骄傲,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至今外层空间的残骸,失效的整体装置、飞行物碎片、宇航员丢弃的工具等,已多达10亿余个,这无异于开辟了太空垃圾场。
本文采用“太空垃圾场”的比喻,旨在说明:
??A:航天技术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
??B:高新技术的负效应造成了环境污染
??C:航天技术必须尽快克服负效应
??D:高新技术负效应在航天领域的表现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论述了人类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绩,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了本文的重点,即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航天领域带来很多“太空垃圾”。
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
A项和C项: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B项:“环境污染”表述错误,文段重点是航天领域的污染。
?
3、如果我们必须用一句话给免疫系统下个定义,答案一定是“识别非我的机制”。这是免疫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其余的东西,比如抗体的形成或者巨噬细胞消灭敌人的能力,都必须建立在这个机制之上。换句话说,只要生命体能够将敌人辨认出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目前医学界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几种疾病,比如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均因免疫器官受到损害
??B:近阶段还难有突破性成果
??C:其病理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D:关键问题都处在这一步上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材料提到“只要生命体能够将敌人辨认出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进而提到“最难对付”,也就是说,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这几种最难对付的疾病难以被免疫系统识别,即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的关键问题都出在难以识别上。对应D项,其中“这一步”指代前文的识别机制,当选。
A?项,“免疫器官”表述错误,文段侧重的是“识别机制”,排除。
B、C项,没有提到前文的“识别机制”这一概念,与前文衔接不当。
故本题选D。?
?
4、在故土上生存、繁衍的人们渴望着走向远方,而远离故乡,已经走向远方的人则渴望着还乡,尤其是精神上的还乡。所以,________是在远方,________在故乡,只要活着,就一定得行走在路上。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还是
??B:只要就
??C:不仅而且
??D:倘若那么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根据“在远方”以及“在故乡”,两者属于并列关系,A项,“无论······还是”表选择,符合语境,保留;B项“只要······就”表条件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倘若······那么”表假设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作家的行走》
?
5、①观与行或知与行是永远合一而不能分的
②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主宰,以见解为指导
③假如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假如见解正确,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
④这种看法普遍多叫做“直观”或“洞见”
⑤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行为的方向和做人的态度的根本看法
⑥这其中当然包含有知识和见解的成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④⑥②③①
??B:⑤⑥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⑤④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2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国电科16所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石化芜湖石油分公司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能化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