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名门望族王氏相关情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名门望族王氏主要来源和分支

苏州王氏大体来自三个方面:1.以东晋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弟兄为代表的琅琊王氏;2.以南宋柱国太尉王皋为代表的太原王氏;3.以南宋签书枢密院事王伦为代表的阳山王氏,其后裔再度迁居东山,成为以明朝大学士王鏊为代表的莫厘王氏。

侨居苏州的王氏家族

苏州东山莫厘王氏:南宋初自中原迁居吴县洞庭东山,始迁祖本为武将,子孙后以经商起家,终以科举显名。明代中期王鏊高中探花,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等,使家族声誉日隆。清代乾隆年间,沈德潜认为“王氏自文恪(王鏊的谥号)以后,以能文世其家,三百年来,吴中言文献者,必首洞庭王氏”。近代以来,家族涌现出王颂蔚、王季烈、王季同、王守武、王守觉等科教界名人。

唯亭王氏:医家始于元朝祖先王梦声,祖籍山东琅琊。王梦声后裔大多从医且精通医术,代有口碑。如王治是明隆庆、万历间吴中名医大家;王士龙曾任南光实禄寺少卿,后回家行医写书;王峋医德高尚,不论贫贱富贵有请即出诊等。

苏州太仓王氏:王锡爵家族,祖先在元代因避战乱南下,一支迁到太仓。王锡爵为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其后代人才辈出,有“父子榜眼”“祖孙宰相”“两世鼎甲”的美誉。家族形成了“孝友敦睦、省察功过、和睦乡闾、克己退让、早完国课”的优良家风,还开创了“娄东画派”。

来自四川的王氏家族

邻水县王氏:有唐宋时期原住民,主要有四大支系,即湖北麻城县入川的三槐王氏世系、广东乳源县入川的太原王氏世系、湖北蕲水县入川的琅琊王氏世系,以及除此以外的其他王氏世系统称为联宗世系。

都江堰王氏:入蜀始祖王慎、王伟,清康熙年间从山西太原府迁蜀,先到眉州,后王铭禄迁居灌县(今都江堰市)。长房字辈为“成天世启文,明正国朝兴。荣华增福禄,富贵德长清”;二房至六房字辈为“登天怀德永,普化建邦长。开国经伦伟,荣华世代昌”。

营山王氏:起祖于乾隆年间从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儒林乡入川,居叙永县营盘山中街。始祖王艮为建文庚寅年榜眼,授翰林院修撰。

著名人物王璲(王汝玉)及其后裔

王璲(王汝玉):(?-1425),字汝玉,号青城山人,长洲(江苏苏州)人,祖籍四川遂宁。少颖异,17岁中浙江乡试。洪武末年由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官翰林检讨,后因罪下诏狱论死,赠太子宾客,谥文靖。工诗文,有《青城山人集》,善书法,闻名当时。其书法作品《手毕帖并诗》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后裔:王篆是王璲的后裔,夷陵紫阳(今宜昌)人。嘉靖三十四年中举人,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历任两京都察院御史、吏部左侍郎,有“铁御史”之称。张居正死后回宜昌,卒后葬于夷陵城郊东山,家乡人称之为“王天官”,建有“天官牌坊”。此外,王汝玉的后裔还有王镗(王铠),曾中举,任县学教谕,并曾经任职山西绛州,他与姻亲华靖共同编辑王汝玉《青城山人诗集》。

王璲(王汝玉)墓地及其情况

据《长洲县志》等记载,王汝玉与其弟琎的墓在苏州阳山凤凰峰下,现在上面盖有凤凰寺。此外,还有一处王璲的墓地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的紫阳,是一座明代“中书舍人”墓葬,周围埋葬着许多王氏家族的坟茔。据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记录(1981年-1989年),“碑湾墓葬面积1000平方米。墓园里只有一座‘中书舍人’的墓,这座墓便是王璲的墓,发掘时发现,墓葬拥有有很高的土堆和神道,在神道的两边,有石人、石马和石羊。陵墓周围保存着许多平民墓,后来发现了众多的墓志铭、土地券和铜镜”。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沿江护岸公路建设,碑湾墓群墓地被破坏,墓地出土的部分墓志等被宜昌市文物管理处收藏,石碑、石人、石马等部分被埋护岸之下,部分出土文物被紫阳龙洞(现今鸣翠谷景区)搬迁至景区内。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