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101-2019 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VIP

DB13T 5101-2019 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B1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101—2019

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9-11-28发布2019-12-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101—2019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总站、河北农业大学、张家口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鸿斌、张金林、刘莉、霍静倩、韩景豹、赵洁、李霄峰、张风山、姜斌。

DB13/T5101—2019

II

引言

刺果瓜(SicyosangulatusL.)又名刺黄瓜、刺果藤等,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由于其极强的适生性,目前刺果瓜在亚洲、欧洲等多个地区广泛分布,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外来入侵物种,自1999年陆续在我国大连、台中、青岛、北京和张家口等地发现,对河北省张家口市等地的玉米生产造成很大危害。2016年刺果瓜被列入我国第4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为控制刺果瓜在我省的发生与蔓延的态势,特制定本标准,规范刺果瓜综合防治技术,保护我省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DB13/T5101—2019

1

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防治重点和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田和非耕地刺果瓜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1861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复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膜双垄覆盖

把“覆盖抑蒸、膜面积雨、垄沟种植”三项技术加以融合,在地表起大小双垄,将专用塑料薄膜贴盖于栽培垄表面,沟内播种,从而实现保墒、增温、提高籽粒产量、抑制杂草生长的玉米生产技术。

4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监测预警,协调运用农业、物理与化学防治措施,开展综合防治,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防治重点

5.1突出苗期重点防治,减少用药次数。

5.2以刺果瓜易发生的非耕地为重点,开展化学防治,保证防治效果。

5.3以减少刺果瓜种子扩散蔓延为重点,压低其发生地块数量。

6调查监测

加强刺果瓜监测预警,参照NY/T1861执行。

DB13/T5101—2019

2

7防治技术

7.1植物检疫

加强种子调运检疫,防止刺果瓜扩散蔓延。

7.2农业防治

7.2.1耕翻整地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进行耕翻整地,将种子翻压到15cm以下的土层中,抑制刺果瓜种子萌发。

7.2.2全膜双垄覆盖

在田间起大小垄,用符合GB13735的黑色地膜覆盖全田,在垄沟播种玉米,抑制刺果瓜出苗和幼苗的生长。

7.2.3清洁田园

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田间及周边的刺果瓜植株进行清理并集中处置,减少田间刺果瓜种子的数量,避免其传播扩散。

7.3物理防治

7.3.1人工拔除或机械除草

可在刺果瓜幼苗期或开花前进行多次人工拔除或机械除草。

7.3.2清洁农机具

作业后就地清扫农机具、操作人员的衣服及鞋袜,杜绝人为传播。

7.4化学防治

7.4.1玉米田

7.4.1.1土壤封闭处理

在玉米播种后或出苗前,使用38%莠去津悬浮剂每亩200mL~250mL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7.4.1.2茎叶喷雾防治

在玉米3~5叶期,使用4%烟嘧磺隆油悬浮剂每亩80mL~100mL+38%莠去津悬浮剂油每亩150mL~200mL或26%硝·烟嘧·莠油悬浮剂每亩150mL~200mL或40%硝磺草酮油悬浮剂每亩25mL~40mL+38%莠去津悬浮剂油每亩150mL~200mL等除草剂中任选其一进行全田茎叶喷雾处理。

7.4.2非耕地

在撂荒地、山林非耕地发生的刺果瓜应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防治药剂可使用10%草铵膦水剂每亩800mL~1000mL或20%敌草快水剂每亩300mL~450mL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鉴于刺果瓜的出苗历期较长,施药时间为刺果瓜的蔓长在50cm以上时施药更为适宜。

喷施除草剂时兑水量每亩35L~40L,施药器械选择手动或电动喷雾器、喷杆喷雾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