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概述
1适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各类恶臭源以不同形式排放的气体样品和环境空气样品臭气浓度的测定。样品包括仅含一种恶臭物质的样品和含二种以上恶臭物质的复合臭气样品。该测定方法不受恶臭物质种类、种类数目、浓度范围及所含成分浓度比例的限制。它规定了恶臭污染源排气及环境空气样品臭气浓度的人的嗅觉器官测定法。
2术语介绍
1.2.1臭气浓度:
臭气浓度是根据嗅觉器官试验法对臭气气味的大小予以数量化表示的指标,用无臭的清洁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辨员阈值时的稀释倍数叫做臭气浓度。
1.2.2嗅觉阈值
嗅觉阈值包括可以嗅觉气味存在的感觉阈值和能够定出气味特性的识别阈值,本测定方法规定使用的是感觉阈值。
1.2.3嗅辨员
是经专门考试挑选和培训,其嗅觉合格者作为本测定方法的嗅辨员。
3引用方法的依据
本方法运用《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93),用真空瓶采集样品,进行臭气浓度分析;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554-93),进行评价。
4方法原理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气体浓度,是先将三只无臭袋中的二只充入无臭空气、另一只按一定稀释比例充入无臭空气和被测恶臭气体样品供嗅辨员嗅辨,当嗅辨员正确识别臭气袋后,再逐级进行稀释、嗅辨,直至稀释样品的臭气浓度低于嗅辨员的嗅觉阈值时停止实验。每个样品由若干名嗅辨员同时测定,最后根据嗅辨员的个人阈值和嗅辨小组成员的平均阈值,求得臭气浓度。
试剂、材料和装置
1标准臭液和无臭液
2.1.1五种标准臭液浓度及性质见表1。
表1标准臭液的组成与性质
标准臭液
浓度(w/w)
气味性质
A
?-苯乙醇
10-4.0
花香
B
异戊酸
10-5.0
汗臭气味
C
甲基环戊酮
10-4.5
甜锅巴气味
D
?-十一碳(烷)酸内脂
10-4.5
成熟水果香
E
?-甲基吲哚
10-5.0
粪臭气味
2.1.2液体石蜡作为无臭液和标准臭液溶剂。
2.2无臭纸:层析滤纸纸条宽10mm,长120mm,密封保存。
2.3无臭空气净化装置。
2.4聚酯无臭袋:3L、10L。
2.5采样瓶与真空处理装置。
2.6排气筒内臭气采样装置。
2.7嗅辨室:
2.7.1嗅辨室要远离散发恶臭气味的场所,室内能通风换气并保持温度在17~25℃,至少可供6~7名嗅辨员同时工作。
2.7.2要设置单独的配气室。
8注射器:100mL、50mL、10mL、5mL、1mL和100?L。
嗅辨员
1嗅辨员
嗅辨员应为18~45岁,不吸烟、嗅觉器官无疾病的男性或女性,经嗅觉检测合格者,如无特殊情况,可连续三年承担嗅辨员工作。
3.2嗅觉检测及嗅辨员挑选
?=
M1-0.58
;?=lg
t2
M1-M2
t1
式中:Y臭气浓度;
t1小组平均正解率为M1时的稀释倍数;
t2小组平均正解率为M2时的稀释倍数。
精密度和准确度
本方法的重复性标准偏差2.4,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5.6%;再现性标准偏差2.7,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6.3%。本方法回收率置信范围105+9.3%,平均嗅阈值3.4?10-4mg/m3。
注意事项及实验室安全
8.1方法实验中使用的标准恶臭气体样品应妥善保管,严防泄漏造成恶臭污染。经嗅辨后的样品袋不得在嗅辨室排气。
8.2可采用无油空气泵向空气净化器供气,严禁使用含油或其它散发气味的供气设备。
附:两张结果登记表。
环境恶臭测定结果登记表
采样点位:采样时间:
风向:风速:大气压:
温度:湿度(%):天气状况:
稀释倍数
实验次序
1
2
3
1
2
3
嗅
A
辨
B
员
C
判
D
定
E
结
F
果
G
小组平均正解率
a=b=c=
a=b=c=
(M)
分析:嗅辨员:质控:
污染源臭气测定结果登记表
采样点位:采样时间:
风向:风速:大气压:
温度:湿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