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教育探究
引言: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美育教育不可或缺,本文主要探讨中学语文课堂中美育教育现状成因并对其改良提出相关建议。意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更好地美育教育并提升学生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美育教育已成老生常谈,熊勇老师在《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中主要研究了初中语文课堂中美育教育的实施方法,但并未详细阐明为何要实施美育教育。本文主要探究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虽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教育的设计部分很重要,但我们更应关注中学语文课堂中美育教育的现状、原因与意义。
一、古典诗词教学中提升审美意象的感知
从审美活动的具体过程来看,美育展现具体审美形象,让学生更直观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情感。语文课堂以语言或文字为物质媒介,虽无直观性却构成想象艺术,因此读者想象空间更广阔,更能在联想中完善作者所创造的形象特征[1]。
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意象,教师应重视教学方式的直观性,如使用多媒体进行文图转换,引导学生想象或联想形象,透过字面领略内容的意境和内涵,让学生有多重感受,从而深入理解审美意境[2]。
例如,在赏析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时,不能只注重字词翻译理解,而需要引导学生赏析词人创造的审美意象。这首小令很短,仅28个字,其中并未有“秋”字,却能表现出秋天萧瑟的意蕴,且无夸张手法和典故,只用白描勾勒出在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古道上骑着一匹瘦骨伶仃老马的游子形象。
这一形象经过了作者精心的艺术渲染:首先,中国古典诗歌很讲究意境创造。作者并未直接去写断肠人内心的惆怅,而是选择共情景物,用“枯”、“老”、“昏”、“瘦”几字,创设在浓郁秋色中潜藏的无限惆怅凄清的感情色彩,实现景语皆情语的审美效果。其次,中国古典诗词多使用意象繁复密集。这首词所体现意象丰富多样,涵盖十种审美意象,不仅是流浪生活真实环境,更是他内心难解的忧伤与愁思。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语文教师会用辞藻和古诗词导入,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展现初春欣喜,“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凸显和煦春风、细腻春雨[3]。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创设情景中感知春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透过文字挖掘更深刻的审美意蕴,学习掌握描写审美形象,让学生用文字创设意境,这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至关重要。
二、阅读教学中加强审美意境的创造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课文中的审美意蕴,这就要实施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阅读,让学生的五官感觉发挥作用,在文字中感受课文各种角色,从视听感上感受审美意蕴。阅读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活动形式,这要求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审美目标和参照不同审美对象,在各教学环节上实施不同形式。可以通过阅读为学生创设一种想象情境让学习到文章内涵,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教师的示范朗读和带领学生朗读,都能进行有声文字转化,使之身临其境的情景,获得美妙的审美享受。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深入挖掘文字从而让学生体会审美意趣,声情并茂的朗读正是向学生表现文学美的教学手段。
阅读让学生进入教师创设好的文本氛围中,让学生进入优秀的文本活动状态中,让学生被文学作品强烈感染,从而引发共鸣。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描写的冬景之有关于济南冬天的美景,却无“美”字,这是怎样实现的呢?教师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全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老舍先生是如何表现济南冬天的美景的。学生通过阅读就会发现老舍先生多角度描写,通过对比北京冬景、伦敦冬天特征,讲述切身感受,描绘济南冬景总览图,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特征,通过描写地理环境的细节勾勒出寄情于景的美丽画卷。
阅读名著作品时,有的时候要读慢,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每一句进行深入思考,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理解其中包含的深意,教师在教导学生阅读名著作品时,可让学生扮演角色,以独特视角来阅读,从而体会不同的审美感受。
如在阅读《红楼梦节选》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们将其视作排练课本剧,让学生分别扮演贾母、贾宝玉、凤姐、林黛玉等人物再现场景。这样既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具体情境中不同人物的复杂情感。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中进行交流思想内容和思考情感态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丰富的情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态度,提高综合素养。
三、写作教学中增强审美意象的寻找
现在学生所处社会多种多样,写实都反映在作文中,可实际上大多学生作文略为单调、乏味,缺乏真实生活写照,切刻意模仿,未关注自身提升[4],因为大多中学生缺乏发现“美”,而非缺少生活体验,致使有趣的生活无法转化[5]。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想而知,审美教育可让学生在写作时充满灵感,而先决条件就是要懂得在生活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行业标准 YY 9706.274-2022医用电气设备 第2-74部分:呼吸湿化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pdf
- 中秋博饼规则.doc VIP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语法总复习(知识点+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_可搜索.pdf VIP
- 机械制图课件断面图.ppt VIP
- 《中外历史纲要(下)》填空.pdf VIP
-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复习《逻辑与思维》真题练习(选择题+主观题)(附参 .pdf VIP
- 2025年咸阳市社区工作者计划招聘41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30中国生物可吸收输尿管支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保健品专卖店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年高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实务》考试题库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