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语^^中部信翩支术钠糅
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发,明确了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语
文教学的领域,通过内容和方法的交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生活实践能力。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背
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构建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
1信息技术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许多识字软件都为“立体”的识字菜单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点击相关部分,进行生字的读音、
字形、字义的教学。如二年级上《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头部”教学课例。环节1:课件示娃娃头部,学生观察部位,说名
称;教师或学生点击相关部位,出现词语。[借助信息技术,将词语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使文字符号化为表象。]环节2:课件
示娃娃头部,学生看部位,认识词语;读音错误时,教师或学生点击词语,出现音节,学生自主拼读正音。
[借助信息技术,巩固识字,并自主正音。]
环节3:课件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并想办法记忆生字;遇到容易写错的字时,教师或学生点击生字,出现放大
的生字。如“鼻子”的“鼻”。[借助信息技术,巩固识字,观察容易写错的字。]
2应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目标,过去那种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摒弃,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及体
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前面提到的,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受年龄和智力所限,
我们只有尽可能的将语文教学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才能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更好地对于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
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有效开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
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趣,寓教于乐,可谓是一举两得。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认知
和能力形成的初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反应灵活,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灵活
多变的教学形式,加强对教学的创新。例如,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有趣的视频、图画,开游戏活动进行
教学,不仅可以使知识变得直观,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3运用信息技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
案
小学生们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阅历以及感知发水平均不够高,语文老师们不可能把全部知识一股脑儿全部呈现
给学生。因此老师们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多
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交互性把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动画、图像、图形、音乐、视频等教学元素有机整合起来,有针对
地进行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如在教学二年级《黄山奇石》时,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一些黄山奇石的图片
制作课件,里面再加入课文朗读的音频文件。这样可以使陌生又枯燥的文字变的生动直观,更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
4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讲为主,教学过程变成了知识的灌输过程,这种方法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维,
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示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
充分利用其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索知识,研
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使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在进行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
合、分析、自动控制思维活动,找出相关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从而得出创新的信息。使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人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为主。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
为了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等,并结合课文
内容进行选择,归类出有关圆明园的布局、文物、景观等不同的资料,通过不同方面很清晰地体会当时圆明园的独特的
布局,优美的景观和珍贵的文化。从而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的辉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时,课前引导学生查出有关
诗人王之焕的资料及诗,在理解写景的诗句时,出示落日西沉、大河归海的录像,请学生观看画面进行描述,体会诗歌
的意境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品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小学五年级上册奥数单选题100道及答案.pdf
- (2025)铁路局招聘考试题库《铁路基础知识》及答案.pdf
- SMETA验厂专用文件-现代奴役及人口贩卖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表 .pdf
- 2025年山东大学护理学试题.pdf
- 甘肃小学英语感叹句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pdf
- 2025年浙江省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pdf
-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2(含答案).pdf
- 探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及对策.pdf
-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成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数字经济环境下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模式与策略.pdf
-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含答案](2).pdf
-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2025.pdf
-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及保证措施 .pdf
-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方法2025.pdf
-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人员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 小学AI项目式学习模式中的计算思维与创客教育结合 .pdf
-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2025秋[1].pdf
-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全套记录文件 .pdf
-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招聘教师和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docx
-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聘博士师资笔试真题202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