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课题: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展示范仲淹和岳飞的图片史料,深入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状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2.知识目标:通过史料分析,认识宋代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解决了唐代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知道宋元时期儒学发展、艺术、科技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史实。
3.能力目标:通过时空定位,分析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关系,认识民族之间的和与战都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各领域的新发展,体会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的不同以往的新变化。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辽、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创新及民族关系。
2.难点:“王安石变法”;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贡献。
六.课前准备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七.课前准备
课件、教科书。
八.教学过程
第8课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图片:
并提问:图片反应了什么历史事件,图片的主人公是谁?
学生活动:
赵匡胤。
教师活动:作为禁军统领发动兵变建立政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究竟如何摒除前朝弊端,完成统治的。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图表所承载的历史去回顾前一单元内容,可以深刻理解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弄权的背景,从而能够理解北宋建立初的统治危机;
【新课讲授】
第十课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
(一)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分析。并提问:唐末五代有哪些历史遗留问题?该怎样解决?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司马光《涞水记闻》
学生活动:产生困惑并进行思考
教师活动:北宋时如何解决这一弊端的?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北宋初置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转运使管理地方行政、监察和财政。反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从皇帝直接控制兵权人手,把地方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
教师活动:进行补充:除了收权方面,还有分权。(展示图片)
在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分散宰相权力,强化君主权力。
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
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
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
教师活动:学习完了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现在我们通过材料以及课本,归纳一下宋初措施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课本回答:积极:1、强化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2、制度僵化,效率低下,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3、重文轻武,守内虚外,造成北宋长期积弱局面。
4、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积贫局面。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教师活动:阅读教材62-63页,根据表格要求,并观察这幅地图,叙述辽、西夏、北宋三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学生活动:(根据表格完成相关内容)
探究活动:探究:“以钱财换和平”的方式是否可取?为什么?
教师活动:【思考】表格和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冗官冗兵冗费。
教师活动:这些问题,暴露出宋的财政危机,对此,宋帝任用谁进行变法?目的是?其内容又是什么?
学生活动: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
教师活动:用表格展示王安石变法内容,并逐一讲解。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提炼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补充。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并讲述相关事实,让学生通过图片创造情景,理解历史故事以及历史人物。重点讲岳飞抗金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二)元的统一
教师活动:通过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对本知识点有一个了解,并通过教师讲解加深印象。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完成相关填空。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农业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并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宋朝农业有怎样的新变化?
材料一:麦稻两作制,这是在南宋发展起来的……大体上说,南方以麦稻两作制或稻稻两作制占优势,即是说,一年两收。淮水以北的北方诸路,由于气候条件,很难实行两作制,而是两年三作制……偏北地区则只能一年一作了。
——漆侠:《宋代经济史》,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4页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归纳总结得出答案(预设答案:南方普及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稻麦复种制。南方农业生产效率超过北方)。
教师活动:继续讲解和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