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课题: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涵养国家情怀。
2.知识目标:掌握夏商周的政治制度、青铜器、甲骨文等基本概念;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及主要表现。
3.能力目标: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通过史料研习与合作探究,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变法运动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诸侯纷争;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百家争鸣。
2.难点: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特点和主要趋势。
六.课前准备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七.课前准备
课件、教科书。
八.教学过程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历史文物图片,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是什么时候吗?”
学生活动: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是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000年。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和展示历史文物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和目标。
【新课讲授】
(一)远古人类与史前文化遗存
教师活动:
1.介绍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念,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展示一些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等文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古人类的工具和生活方式。
3.讲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特点和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展示相关的文物和图片。
学生活动:
1.听讲并了解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念。
2.观看文物图片,了解古人类的工具和生活方式。
3.听讲并了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特点和重要地位。
(二)从部落到国家
教师活动:
1.介绍从部落到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阶段,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讲解夏朝和商朝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等方面,以及它们对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
3.展示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文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记录的方式。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从部落到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生活动:
1.听讲并了解从部落到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
2.听讲并了解夏朝和商朝的政治制度。
3.观看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文物和图片,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记录的方式。
4.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从部落到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师活动:
1.介绍商朝和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包括商朝的兴起和衰落、西周的封建制和宗法制等,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讲解商朝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等方面,以及它们对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
3.展示商朝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文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记录的方式。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商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生活动:
1.听讲并了解商朝和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2.听讲并了解商朝的政治制度。
3.观看商朝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文物和图片,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记录的方式。
4.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商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2课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
(一)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教师活动:展示地图,结合上节课内容讲解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并提问:春秋五霸是哪五霸?第一位称霸的霸主是?。
学生活动: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第一位称霸的霸主是:齐桓公。
教师活动: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经过长期纷争,趣多小诸侯国消失了。通过教材学习“战国七雄”的概念。
讲解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局部统一
教师活动:阅读形势图,概述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政治局势的变化及趋势?
学生活动:诸侯国兼并战争激烈,数量不断减少,形成区域强国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教师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找出经济发展的表现。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商鞅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变法举措。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A.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B.政治上: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1课+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 第八单元+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 第九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 第四单元+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 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 坎地沙坦酯片说明书.pptx
- 头痛可用中成药对比,含血府逐瘀丸、正天丸、丹七片、眩晕宁颗粒.pptx
- 医疗机器人手术辅助技术.pptx
- 住院部护理团队协作经验分享.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