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鲁迅作品细读》钱理群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钱理群在《鲁迅作品细读》中认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具有()特点。
A.冷漠、麻木、自私
B.热情、善良、正义
C.勇敢、果断、智慧
D.天真、烂漫、单纯
答案:A。在鲁迅作品里,“看客”往往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缺乏同情心,表现出冷漠;对社会现实和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体现出麻木;只关注自身利益,不顾他人死活,反映出自私。如《药》里那些围观夏瑜被处决的人,《孔乙己》中嘲笑孔乙己的酒客等,都是“看客”冷漠、麻木、自私的典型体现。
2.《鲁迅作品细读》中提到,《狂人日记》里“狂人”这一形象象征着()。
A.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B.觉醒的知识分子
C.愚昧的农民
D.反动的官僚
答案:B。“狂人”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反封建战士,他看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敢于对封建礼教和旧传统进行批判和反抗,是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他的狂言狂语其实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与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愚昧的农民、反动的官僚的形象截然不同。
3.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鲁迅的小说集()。
A.《彷徨》
B.《野草》
C.《呐喊》
D.《故事新编》
答案:B。《彷徨》《呐喊》《故事新编》都是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收录了鲁迅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呐喊》收录了1918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体现了鲁迅早期对社会变革的探索;《故事新编》是鲁迅以神话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集。而《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
4.钱理群解读《祝福》时,认为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
A.个人的性格缺陷
B.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
C.自然灾害
D.战争的影响
答案:B。在《祝福》中,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迫害。封建礼教对妇女的“三从四德”要求,使她在丈夫死后遭受歧视;封建迷信的“阴间”观念,让她背负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她的悲剧不是个人性格缺陷造成的,与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也没有直接关系。
5.《鲁迅作品细读》指出,《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身份是()。
A.地主
B.商人
C.落魄的知识分子
D.工人
答案:C。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魄知识分子。他读过书,但未能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生活穷困潦倒,却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穿着破旧的长衫站着喝酒,显示出他与普通劳动者和上层阶级的不同,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落魄文人形象。
6.鲁迅在《故乡》中描写了“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地位的差异
B.年龄的增长
C.生活环境的改变
D.社会的变迁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答案:D。小时候“我”和闰土亲密无间,有着纯真的友谊。但多年后再次相见,闰土称“我”为“老爷”,彼此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膜。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社会地位、年龄和生活环境的原因,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封建等级观念等因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和陌生。
7.钱理群认为,鲁迅作品中“过客”的形象代表了()。
A.逃避现实的人
B.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
C.安于现状的人
D.追求物质享受的人
答案:B。“过客”形象出现在鲁迅的《过客》中,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但始终不停地向前走,哪怕前面是坟。这体现了一种不断探索、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与逃避现实、安于现状、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截然不同。
8.《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为()。
A.自我安慰、自欺欺人
B.积极进取、勇于抗争
C.善于团结、乐于助人
D.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答案:A。阿Q在遭遇失败和屈辱时,总是通过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获得精神上的胜利。比如被人打了,他会说“儿子打老子”;自己头上有癞疮疤,却忌讳别人说“亮”“光”等。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他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消极应对方式,并非积极进取、勇于抗争,也与善于团结、乐于助人以及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无关。
9.鲁迅的《社戏》描绘了一幅()的乡村生活图景。
A.充满苦难和压迫
B.宁静、美好、充满诗意
C.动荡不安
D.贫富差距巨大
答案:B。《社戏》中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现了乡村孩子的天真烂漫和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充满了诗意。文中虽然也提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整体氛围是轻松愉悦的,与充满苦难和压迫、动荡不安、贫富差距巨大的乡村生活图景不同。
10.《鲁迅作品细读》中对鲁迅语言风格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淡无奇、通俗易懂
B.华丽绚烂、辞藻堆砌
C.简洁犀利、富有张力
D.晦涩难懂、脱离实际
答案:C。鲁迅的语言简洁而有力,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