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7.080.01B3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788—2018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复种夏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2018-07-16发布2018-08-16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788—2018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淑青、樊建英、王海山、封志明、宋聚红、刘玉芹、李东玉、相丛超、麻永红。
DB13/T2788—2018
1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复种夏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季作区春马铃薯复种夏甘薯的产地环境、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二季作平原区春马铃薯复种夏甘薯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
GB4406种薯
DB13/T2357-2016二季作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7414-87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3产地环境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3年内没有种植过马铃薯和甘薯的偏酸性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块。忌与茄科作物重茬。
4生产管理
4.1马铃薯
4.1.1整地施肥
肥料使用按NY/T496的规定执行;封冻前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3000kg~5000kg,深耕30cm,整平耙细。
4.1.2品种选择
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中二级以上的要求。选用生长期小于70d、结薯集中、抗病、优质、丰产的早熟马铃薯品种的脱毒种薯。如:石薯1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等。
4.1.3种子处理
4.1.3.1种薯存放
将种薯放在通风干燥处摊晾7d~10d,去除病伤薯块,存放于2℃~4℃的室内。4.1.3.2种薯催芽
DB13/T2788—2018
2
催芽宜在有散射光的室内或塑料棚中进行,催芽温度以15℃~20℃为宜。薯块堆积厚度不超过15cm,20d左右分拣出芽长0.5cm~1cm的薯块,单层摆放见光炼芽一周左右,带芽薯块使用竹筐或纸箱装运。
4.1.3.3种薯切块
切块方法按照DB13/T2357-2016规定进行。播种前12h~24h切块。切块前和切到病烂薯后,切刀浸在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的酒精中进行消毒。每块留1~2个健康芽眼,单块重25g~30g;多用顶芽和侧芽。芽块要切成立体三角形或四方形,切块过程中淘汰带病种薯。小于50g的种薯整薯播种。
4.1.3.4切块存放
切好的薯块应放于竹帘或草苫上,不宜装袋或放在塑料薄膜上。在温度不低于10℃的阴凉通风处摊晾7h~8h,待伤口愈合后进行播种。
4.1.4播种时间及方法
4.1.4.1播种时间
土壤10cm地温稳定通过7℃以上时即可播种。适播期3月上旬,不能晚于3月15日。
4.1.4.2播前准备
采用大垄双行播种,按行距90cm~100cm开沟,沟深12cm~15cm;每亩将3%的辛硫磷颗粒剂3.0kg~4.0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kg~75kg施入播种沟内,均匀混土。
4.1.4.3播种方法
种薯亩用量150kg。将发芽一致的薯块播种在同一地块,按株距放入沟内,保持芽眼朝上。每沟点2行,行距10cm~15cm,株距30cm~33cm,密度每亩4300~4500株。播种后覆土8cm~10cm,整平垄面,喷施乙草胺100ml/亩封地除草,用110cm~120cm地膜覆盖双行。
4.1.5田间管理
4.1.5.1揭膜培土
马铃薯出苗时破膜放苗,用潮土封住膜孔;种薯上覆土厚度小于10cm的地块,晚霜过后揭掉地膜,第一次培土,培土厚度5cm~8cm,封垄前第二次培土,两次培土后形成高20cm~25cm的宽肩大垄。种薯上覆土厚度大于10cm的地块,可不揭地膜,膜上覆土2~3cm。
4.1.5.2浇水
足墒播种,出苗前不浇水,现蕾期和初花期各浇1次水,盛花期浇1次透水,每次浇水“浇沟不淹背”;收获前7d~10d停止浇水。沙土地应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清版)DB13∕T 2784-2018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2785-2018 公共信用信息公示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2786-2018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2789-2018 显示用向列相热致液晶通用技术要求.docx
- (高清版)DB13∕T 2793-2018 耐火材料制造企业粉尘危害防治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2794-2018 陶瓷生产企业粉尘危害防治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2798-2018 冬小麦节水性鉴定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2802-2018 水利工程铸铁闸门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2803-2018 民用电锅炉通用技术条件.docx
- (高清版)DB13∕T 2805-2018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导则.docx
- (高清版)DB13∕T 2806-2018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2810-2018 旅游直通车服务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2811-2018 旅游企业诚信管理体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