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车辆感应检测器(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团体标准

《微波车辆感应检测器》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0年8月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团体标准《微波车辆感应检测器》来源于市场需求,目前市场

上已有用微波方式检测车辆感应信息的微波检测器,但现有国标无相

关内容,各家的指标层次不齐,急需制定标准以确保微波车辆感应检

测指标的完整性、统一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协作单位

标准协作单位为芜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璟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浙江聚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工作过程

起草组广泛收集了相关资料及标准,作为本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参

考,主要收集的资料如下。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

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

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

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

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1

GB/T20609-2006《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GB/T26771-2011《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

GB/T31418-2015《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

GB/T26942-2011《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GB/T21255-2007《机动车测速仪》

起草组通过国内专题调研,广泛搜集资料等,明确了《微波车辆

感应检测器》标准的编制内容、技术要求及相关规定。

标准起草的进度及主要工作过程见表1。

表1工作过程

进度安排主要工作

2019年01月~2019年02月收集资料、研究分析相关资料

2019年03月~2019年04月前期调研(贯穿标准编制工作始终)

2019年05月~2020年04月起草标准草案

2020年05月~2020年09月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4.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研究由张军负责标准起草的组织、协调工作;进行标准需

求分析、章节结构的编写,担任标准主编。姜荣军、陶征负责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的编写工作。陈俊德、章庆、付鹏负责试验方法、检验

条件相关指标的确定及说明、格式的编写工作。顾丹丹负责技术要求

中部分功能要求、基本性能要求、无线性能要求的确定及说明、格式

的编写工作。

2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论据

1.编制原则

(1)按照适用性的编制原则,对涉及检测的指标进行规定和属

性描述,满足智能交通系统业务协同和联动配合的需求。

(2)按照协调性的编制原则,与交通部发布的《微波交通流检

测器的设置》和《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等文件中相关

参数协调与统一。

2.主要内容论据

2.1功能和性能指标确定

在确定技术要求指标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要求的数据,主要应该从现有系统中不同于以往检测

方式的功能着手。如交通信息采集功能、目标感应触发功能、自诊断

和报警功能等功能,这样才能保证与现有系统不冲突且提高普适性。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