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窒息患者口腔护理实施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评估与准备
03
标准化操作流程
04
突发状况应急处理
05
家属协作指导
06
质量监控体系
01
护理基本原则
01
护理基本原则
PART
窒息风险优先处理
快速清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及其他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紧急处理呼吸道异物
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随时准备进行急救。
生命体征监测
准备吸引器、气管插管、喉镜等急救设备,以备随时使用。
急救设备准备
无菌操作全程控制
口腔清洁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口腔护理液清洁患者口腔,避免交叉感染。
03
使用无菌的口腔护理器械,如压舌板、开口器、吸痰管等。
02
器械无菌
严格手卫生
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部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01
安全体位选择标准
侧卧位
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有利于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防止误吸导致再次窒息。
01
头低脚高位
在侧卧位的基础上,将患者头部略低于脚部,有利于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02
保持颈部伸展
在侧卧位时,注意保持患者颈部伸展,避免过度弯曲或扭曲,以免影响呼吸。
03
02
评估与准备
PART
口腔环境风险评估
口腔内异物残留
口腔卫生状况
口腔黏膜状况
口腔气味
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分泌物、呕吐物、血液或其他异物。
评估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包括有无牙垢、牙菌斑等。
检查口腔黏膜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溃疡或炎症。
评估口腔气味是否异常,有无口臭等。
评估患者精神状态,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
精神状态
判断患者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能力。
定向力
01
02
03
04
判断患者是否清醒,能否配合口腔护理。
意识清晰度
评估患者能否清晰表达自身感受和需求。
沟通能力
患者意识状态判断
呼吸道通畅度检测
6px
6px
6px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是否正常,有无呼吸急促或困难。
呼吸频率
检查呼吸道是否被分泌物、呕吐物或其他异物阻塞。
呼吸道阻塞情况
听诊患者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异常呼吸音。
呼吸音
01
03
02
观察患者呼吸形态是否自然,有无鼻翼扇动或点头呼吸等异常表现。
呼吸形态
04
03
标准化操作流程
PART
口腔清洁步骤分解
评估口腔情况
评估患者的口腔状况,包括口腔清洁度、有无义齿、口腔内有无破损、口腔溃疡等。
湿润口唇
用湿纱布或棉签湿润患者口唇,保持口腔湿润。
清洁口腔
用口腔护理棒或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或口腔护理液,轻轻擦拭患者的牙齿、牙龈、舌面和口腔黏膜,去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残留物。
清洗义齿
如患者有义齿,需取下清洗,避免义齿上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进入口腔。
分泌物吸引技术要点
选择合适的吸引器
根据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吸引器,如吸痰管、负压吸引器等。
01
吸引口腔分泌物
将吸引器吸入口腔内,轻轻吸出口腔内的分泌物,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02
吸引器清洁与保养
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吸引器,避免残留物堵塞管道,保持吸引器的清洁和性能。
03
专用护理工具选用
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口腔护理液,如生理盐水、氯己定等,用于清洁口腔。
口腔护理液
选择柔软、不易掉棉屑的棉签或口腔护理棒,用于擦拭口腔内的分泌物和残留物。
口腔护理棒/棉签
如患者有义齿,需选择专用的义齿清洁剂,避免使用牙膏等不适合的清洁剂。
义齿清洁剂
04
突发状况应急处理
PART
呼吸急促
患者呼吸急促、表浅,鼻翼扇动,甚至出现三凹征。
01
肤色发绀
患者口唇、甲床等毛细血管丰富的地方出现发绀现象。
02
意识障碍
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
03
呼吸音异常
出现哮鸣音、鼾声等异常呼吸音。
04
二次窒息预警指标
迅速连接吸引装置
迅速连接吸引装置,检查装置是否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清理呼吸道
使用吸引装置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及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安置口咽通气道
如无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立即安置口咽通气道,确保呼吸道畅通。
氧气供给
在清理呼吸道的同时,给予患者高流量氧气吸入,以缓解缺氧状况。
紧急吸引装置启动
心肺复苏衔接流程
判断患者意识
呼叫急救团队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如无意识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判断患者意识的同时,呼叫急救团队进行支援。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注意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和节奏协调。
05
家属协作指导
PART
注意呼吸频率、深浅度及有无异常呼吸声响,及时发现窒息症状。
观察患者呼吸状况
注意有无发绀、苍白等缺氧表现,以及意识状态的变化。
观察患者面色变化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日常观察要点宣教
基础护理手法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7T 5093-2017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工程应用技术规程.docx
-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精完整版PPT课件-2024鲜版.ppt VIP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护理.pptx VIP
- 压疮品管圈成果汇报PPT幻灯片.ppt VIP
- 车险承保方案.pdf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合集(第一讲-第十六讲)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大纲.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与建设关键问题探讨.docx VIP
-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x VIP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_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__.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