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艾灸治疗坐骨神经痛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对坐骨神经痛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艾灸原理
坐骨神经痛多由寒湿痹阻、气血瘀滞等因素导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艾灸借助艾草的纯阳之力和温热刺激,能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改善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常用穴位
-环跳穴:位于臀部,侧卧屈股时,当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它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重要穴位,艾灸此穴可疏通经络气血,改善臀部及下肢的疼痛、麻木等不适。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腰背委中求”,艾灸该穴位对缓解坐骨神经痛导致的下肢后侧疼痛效果较好。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它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也是筋会,艾灸此穴可起到舒筋活络、缓急止痛的作用,对于坐骨神经痛引起的下肢拘挛、疼痛有一定疗效。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艾灸承山穴可有效改善坐骨神经痛引发的小腿后侧疼痛、沉重感。
艾灸方法
-温和灸:点燃艾条一端,距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
-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3厘米左右,围绕穴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灼痛。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操作时要保持艾条与皮肤距离均匀,速度适中。
-器具灸:可使用艾灸盒、艾灸柱等器具。将艾绒放入艾灸盒或艾灸柱中,点燃后固定在穴位上进行施灸。这种方法操作相对方便,适合自我保健,每次灸20-30分钟,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时间。
注意事项
-艾灸后: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因为艾灸后全身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接触冷水容易导致寒湿之气入侵。艾灸后要喝一杯温热的开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禁忌人群:并非所有坐骨神经痛患者都适合艾灸。如处于急性炎症期、发热、皮肤过敏、局部皮肤破损、孕妇等人群,应避免艾灸,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胎儿健康。
-施灸顺序:一般先上部后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面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
艾灸治疗坐骨神经痛通常需要一定疗程,且个体差异较大,疗效会有所不同。如果坐骨神经痛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规范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