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福建省漳州市乙丙级联盟校2024-2025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一、单选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自治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和其他河谷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水源充足,灌溉便利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地势较低,热量充足D.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只有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七十分之一,远低于其他地区。下列增加西藏自治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B.扩大河谷地区城市规模,增加就业机会
C.提高科技水平,增加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D.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1.C2.B
【解析】
【1题详析】
人口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其他河流的河谷地带,原因是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地势更高,气候更寒冷,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平,热量更充足,C正确;水源、地形、土壤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AB错误;交通不是自然因素,D错误,故选C。
【2题详析】
发展科技,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正确,不符合题意;完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例如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与其他地区互通互联,A正确,不符合题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例如太阳能资源、水能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D正确,不符合题意;扩大河谷地区城市规模,增加就业机会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左图示意我国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右图示意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表示增加,↓表示减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B.计划生育的调整
C.医疗卫生条件的提升D.生态环境的改善
4.对我国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及产生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东北地区面临经济转型,人口迁出
B.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迁出
C.东部地区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迁入明显
D.西部地区扶贫攻坚,人口迁入
【答案】3.D4.C
【解析】
【3题详析】
由左图可知,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表明,年龄在0-14岁的人口比重上升,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比重在下降,年龄在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在上升。随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平均寿命在提高,老年人口比例上升,A、C不符合题意;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的“一孩政策”为主导到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间的变成“全面二孩”政策,随着政策的变化,所以0-1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上升,B不符合题意;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我国的生态环境确实在改善,但是环境改善不是少年儿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及青壮年劳动人口比重下降的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
【4题详析】
东北地区正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经济转型阶段,经济发展缓慢,人口迁出寻找就业机会,A不符合题意;对比东部沿海城市,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导致部分人口迁出到东部地区寻找发展机会,B不符合题意;东部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主要是受机械增长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导致增长率高,受到工作、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等影响,东部沿海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部分地区出现负增长,C符合题意;随着国家政府“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倾斜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扶贫攻坚措施得力,产业吸引人员回流,人口回流迁入,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即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的限度。图1示意2020年对成渝城市群各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评价值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越高。图2示意成渝城市群各城市分布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重庆和成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共同因素是()
①受政策影响,人口众多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地面积大
③教育、医疗资源丰富④西南部地区工业主要聚集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与周边城市相比,眉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值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条件差B.水资源短缺C.距中心城市距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高三下学期“三诊”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市区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白银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甘肃省武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