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
(一)研究目的1
(二)研究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3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6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7
(一)研究内容7
(二)研究方法8
(三)研究创新点8
第一章马克思道德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10
一、马克思道德观的时代背景10
(一)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道德问题10
(二)资产阶级道德的特点11
(三)无产阶级的生存现状13
(四)三大工人运动的局限性14
二、马克思道德观理论来源16
(一)古希腊道德哲学学说16
(二)中世纪宗教道德学说17
(三)英法功利主义道德学说18
(四)康德道德哲学学说19
第二章马克思道德观的发展脉络探究21
一、马克思道德观的萌芽21
(一)中学时期的马克思道德观21
(二)大学时期的马克思道德观23
二、马克思道德观的初步表达24
(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24
(二)自由报刊的人民性25
(三)人的法律应是自由的体现26
(四)对民众的道义支持27
三、马克思道德观的形成27
(一)道德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反应27
(二)道德宿归是人类真正的解放28
(三)人本主义道德观的形成29
(四)道德利益的基础30
四、马克思道德观的完善30
(一)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31
(二)作为“现实的人”的道德31
(三)作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道德32
(四)作为真正人的道德33
五、马克思道德观的成熟34
(一)揭示资本主义道德的背景34
(二)探索资本主义的道德本质34
(三)剖析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现象35
(四)阐明共产主义道德可行路径35
第三章马克思道德观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点36
一、马克思道德观的主要内容36
(一)道德是社会经济产物36
(二)道德是社会实践的产物37
(三)道德立足于“现实的个人”39
二、马克思道德观的基本特点40
(一)阶级性40
(二)历史性41
(三)批判性42
第四章马克思道德观的当代价值44
一、马克思道德观的理论价值44
(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指南44
(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源泉45
(三)为共产主义“真正人的道德”指明方向46
二、马克思道德观的实践价值47
(一)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养47
(二)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48
(三)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9
结论51
参考文献52
摘要
摘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
党建党100周年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稳
中向好、稳步增进。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的道德问题引发人们对中国
式现代化道德应如何发展、应怎样发展问题的思考。对中国式现代化道德问题的
积极探索、治理,离不开对马克思道德观的探析、梳理。
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绪论及四个重点章节。第一章主要探究马克思道德观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马克思之前哲人对道德观问题的探析。马克思道德观产生的时
代背景基于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特征,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对资
本主义道德观进行批判并对无产阶级生活现状进行本质性分析;马克思道德观的
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对古希腊道德哲学、中世纪宗教道德、英法功利主义道德及康
德道德哲学的批判和继承。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道德观的发展脉络。笔者将马
克思的一生分为五个不同阶段,分别探讨马克思道德观不同时期的重点观念,从
部分与整体两个方面梳理马克思道德观并为第三章论述做理论支持。第三章主要
阐述马克思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各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