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提升(九)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提升(九)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提升(九);1.洋务运动的目的;3.洋务运动的结局;4.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社会史观下的高考命题新动向;视角一社会变革背景下民众观念的嬗变

由于近代西方思想传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国家政策改变、国内社会运动的影响,中西文明的碰撞导致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近代化。随着社会变革,人们的家庭、婚姻和伦理观念都发生重大嬗变。断发易服、废除缠足,改变婚姻制度和社交礼仪等均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视角二社会转型时期新问题的凸显

每逢社会转型时期,都有新思潮萌发,同时也滋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相对贫困、人口暴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生态环境整治以及转型时期道德重塑均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视角三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生活方式变迁轨迹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展现了时代特有文化,是浓缩和鲜活的历史。伴随西方列强侵略,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传入中国,在促进中国人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勾勒出近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迁轨迹。服装、住宅和交通通讯事业的变迁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

视角四下层民众对社会大变革的认识

一般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社会民众的思潮反应。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转型时期里程碑式事件,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前后人们观念的变化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考题例证】(2015·江苏单科,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解析照片人物是“偷棉花的妇女”“流浪儿”,未涉及民族工商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与“1949年3月”不符,故B项错误;“偷棉花的妇女”“流浪儿”反映了对下层民众的侮辱与伤害,照片中看不到战争场面,符合“没有硝烟”,故C项正确;反映“富裕与贫穷”反差,但不是“1949年3月??才“萌生”,故D项错误。

答案C;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读】材料论述了近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情况: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大量向中国输出鸦片和纺织品;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印度、锡兰等国的竞争,国际竞争激烈;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清政府“奖励实业”;4.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解读】作者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现象以及对出现新现象原因的分析。(1)材料体现了20世纪初人们把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视为时尚的新现象,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变。(2)作者认为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因素推动了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5.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6.近代报刊的出现;【解读】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作者认为:(1)《昭文新报》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报纸。(2)早期的报纸主要集中在汉口、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即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之地,而在内地仍然存在着“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等问题。(3)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战败使有识之士受到巨大的震撼。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以办报的方式来救亡图存。戊戌变法时期某些主张的提出,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近代报刊的发展。;7.近代交通业的发展;【解读】材料指出了阻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材料中“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因循浮惰营私的情形”可得出政府腐败无能是导致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障碍之一;“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购得”说明近代中国技术落后,这是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障碍之一;“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太够用,专门研究的独立机构也甚为稀少”说明近代中国人才缺乏。

文档评论(0)

193****0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