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渡》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觅渡》阅读试题及答案

《觅渡》阅读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对“觅渡”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寻找渡河的地方

B.探寻人生的方向和出路

C.探索历史的真相

D.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

答案:B。在《觅渡》中,“觅渡”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寻找渡河之处,作者借“觅渡”象征主人公瞿秋白探寻人生的方向和出路,展现他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对理想、对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所以选B。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觅渡(mì)踌躇(chú)解剖(pāo)

B.哽咽(yè)菲薄(fěi)租赁(lìn)

C.创伤(chuàng)攒射(cuán)尸骸(hái)

D.惩创(chuāng)叱咤(chà)喋血(dié)

答案:B。A项“解剖”的“剖”应读“pōu”;C项“创伤”的“创”应读“chuāng”;D项“叱咤”的“咤”应读“zhà”,所以选B。

(3)下列对文中“他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一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

答案:A。此句将“他(瞿秋白)的一生”比作“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瞿秋白一生的丰富和值得深入探寻,所以选A。

(4)文中“他那种尴尬的处境和反常的表现,实在是被我们庸常的头脑所无法理解的”中“庸常”一词的意思是()

A.平庸、平常

B.庸俗、低俗

C.雍容、华贵

D.悠闲、自在

答案:A。“庸常”在文中指的是普通、平常的意思,形容一般人的头脑无法理解瞿秋白的处境和表现,并非是庸俗、低俗等其他意思,所以选A。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瞿秋白是一个文人气质很重的革命者。

B.瞿秋白在文学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

C.瞿秋白对革命事业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D.瞿秋白在困境中不断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C。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领导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等。文章中也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付出的努力和担当,所以C选项理解有误,选C。

2.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

(1)《觅渡》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梁衡。梁衡是当代作家、新闻理论家等,《觅渡》是他的经典散文作品之一。

(2)瞿秋白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

答案:《多余的话》。《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的,展现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自己一生的反思。

(3)文章中提到“觅渡,觅渡,渡何处?”这句话表达了瞿秋白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对人生出路的迷茫与探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瞿秋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虽然不断努力寻找前进的方向,但仍对未来的道路感到迷茫,同时也体现了他积极探索的精神。

3.判断题(每题2分,共6分)

(1)《觅渡》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

答案:正确。文章围绕瞿秋白展开,通过对他的生平事迹、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描述,塑造了瞿秋白的人物形象,所以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

(2)瞿秋白完全不适合从事革命工作,只适合搞文学创作。()

答案:错误。瞿秋白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能片面地认为他只适合搞文学创作而不适合从事革命工作。

(3)文章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瞿秋白的独特品质。()

答案:正确。文中通过将瞿秋白与一些普通的革命者或者庸常人进行对比,突出了瞿秋白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特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

二、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教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后来成为文化史专家、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当时准备结婚,想求一幅喜联,就去找瞿秋白。瞿秋白提笔挥毫,写了一副“何物春催,剧怜芳草年年绿;是谁秋到,忍看黄花片片飞”。郑振铎说:“我对这副喜联非常满意。”秋白被排挤离开党的领导岗位后,转而为文,短短几年他的著译竟有500万字。鲁迅与他相识后,曾亲密地互赠照片,谈文学,谈社会改造,鲁迅当时编印了瞿的译著《海上述林》,并且写了著名的序言,说:“瞿若不死,译这种书该是一种自己的心愿。我是大不如他的。”

1.(6分)文段中描写了瞿秋白的哪些具体事例来体现他的才华?

答案:具体事例有:①在黄埔军校和上海大学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