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职业药师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职业药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味药不属于补虚药()

A.人参B.黄芪C.大黄D.当归

2.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物多属()

A.辛凉B.辛温C.苦寒D.甘温

3.下列药物中,不具有安神作用的是()

A.远志B.酸枣仁C.麻黄D.柏子仁

4.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A.石膏B.知母C.栀子D.夏枯草

5.治疗肝郁化火兼气滞胁肋胀痛,应首选的药物是()

A.延胡索B.青皮C.香附D.川楝子

6.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是()

A.附子B.干姜C.肉桂D.吴茱萸

7.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目的()

A.降低毒性B.改变药性C.便于制剂D.增加杂质

8.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苦杏仁B.紫苏子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9.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功效的药物是()

A.丹参B.川芎C.益母草D.桃仁

10.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

A.磁石B.薄荷C.人参D.附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补虚药的是()

A.补气药B.补阳药C.补血药D.补阴药

2.具有解表作用的药物有()

A.麻黄B.桂枝C.柴胡D.葛根

3.以下药物中,能清热解毒的有()

A.金银花B.连翘C.板蓝根D.大青叶

4.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药物是()

A.茯苓B.薏苡仁C.车前子D.滑石

5.下列药物中,能平肝潜阳的有()

A.石决明B.珍珠母C.代赭石D.刺蒺藜

6.具有安胎作用的药物有()

A.紫苏B.黄芩C.桑寄生D.杜仲

7.中药配伍的目的包括()

A.增效B.减毒C.扩大治疗范围D.改变药性

8.下列药物中,哪些需要包煎()

A.蒲黄B.旋覆花C.车前子D.辛夷

9.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有()

A.红花B.桃仁C.益母草D.牛膝

10.下列属于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是()

A.半夏B.桔梗C.川贝母D.苦杏仁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

2.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3.相须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4.补虚药可以长期大量服用,无需考虑体质。()

5.清热药主要用于里热证。()

6.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

7.活血化瘀药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瘀血证。()

8.药物的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9.解表药入汤剂宜久煎。()

10.中药炮制中的“炙”是指将药物与液体辅料拌炒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药炮制的常见方法。

答:常见方法有修治,如纯净、粉碎、切制;水制,如洗、淋、泡等;火制,如炒、炙、煅等;水火共制,如蒸、煮、炖等;还有其他制法,如制霜、发酵等。

2.举例说明补虚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答:分为补气药,如人参;补阳药,如鹿茸;补血药,如当归;补阴药,如麦冬。各有不同功效,针对相应虚证。

3.简述中药配伍的“七情”。

答: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即单味药治病;相须、相使增效;相畏、相杀减毒;相恶降低疗效;相反产生或增强毒性。

4.简述活血化瘀药的主要适应证。

答:适用于瘀血证,如体内瘀血阻滞,导致的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

答:四气(寒、热、温、凉)可指导根据病症寒热性质选药,寒证用温热药,热证用寒凉药。五味(辛、甘、酸、苦、咸)能提示药物功效倾向,如辛散、甘补等,助医生精准用药,提高疗效。

2.如何根据患者体质合理选用补虚药?

答:气虚体质选补气药,如人参等;阳虚选补阳药,像鹿茸等。血虚用补血药,如熟地等;阴虚用补阴药,如百合等。且要注意用量,体质弱者从小量开始,避免虚不受补。

3.讨论清热解毒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答:注意中病即止,因其多寒凉,易伤脾胃。体质虚寒者慎用;用量不宜过大,避免损

文档评论(0)

九九的小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需要的我这里都有,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