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指向概念生成的任务驱动式教学
摘要以“光合作用——光反应”概念生成为例,在精心设计的任务驱动下,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信息整合、模型建构和迁移应用等学习过程,开展了指向概念生成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与交流,以探寻概念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任务驱动光合作用光反应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做”而不是教师“讲”,与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以“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教学为例,在精心设计的任务驱动下,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信息整合、模型建构和迁移应用等学习过程,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概念生成中的应用。
1梳理脉络,明确概念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是浙科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代谢”中第五节光合作用的第1课时。光合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比较抽象,特别是光反应。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本课时的学习重点是建构“光合作用——光反应”概念。在《新课标》的“设计依据”中指出:根据生物学的大概念来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框架。据此,梳理了与“光反应”相关的概念间的层次关系,明确了光反应概念所处的位置,并确定了本课时教学的4个任务(图1)。
2活动体验,为建构概念做好铺垫
已有知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已有概念为教学起点进行新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取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务1: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活动,阐明光合作用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并能从细胞水平认识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树立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生命观念。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细胞呼吸内容的基础上,并展示两则资料。
1光合作用是一个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尽管光合作用从总反应上看好像是细胞呼吸的逆转,但光合作用不是细胞呼吸的逆反应。
2早在1931年微生物学家尼尔研究光合细菌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就提出,光的作用是将水光解,同时产生还原剂。
学生小组讨论资料,明确光合作用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场所等,了解光合作用过程的整体框架。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明确了“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利用CO2和H2O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其中CO2被还原为糖类,H2O被氧化为氧气。该任务的达成为“光反应”概念的建构做好了铺垫。
3信息整合,亲历概念的生成过程
教师整合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科学事实与证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发展过程。任务2:能够基于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科学事实
和证据,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思维方式探讨、阐释光反应的概念,用准确的术语解释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并用文字和反应式的形式表达。
在任务1中,学生已经明确了光合作用是叶绿体利用光能,H2O氧化为氧气,CO2还原为糖类的过程,但并不清楚“该过程具体是如何发生的”。教师提供资料,重演光合作用的科学发现史。
11905年,英国的布莱克曼、德国的瓦伯格等用藻类进行闪光实验,在光能量相同的前提下,一种用连续光照(10min),另一种用闪光照射,中间隔一定暗期(5s光照,5s暗,共20min),发现后者光合作用总产量比前者大得多。
2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希尔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的类囊体制成悬浮液,然后在加入希尔氧化剂如2,6—D[一种染料,氧化态(A)时为蓝色还原态(AH2)为无色]。在无CO2存在下照光,发现2,6—D由蓝色变为无色,放出了唯一的气体O2。
31941年,鲁宾和卡门制备了含有少量同位素18O的碳酸氢盐和水,并用以供给光照的小球藻培养物。然后,分析产生的氧气,三次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
4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农用离体的叶绿體做实验,同样无CO2,给予光照时,当向反应体系中供给ADP、Pi和氧化型辅酶II(NADP+)时,发现除生成O2外,会有ATP和还原型辅酶II(NADPH)的积累;在黑暗条件下,只要给分离的叶绿体提供ATP和NADPH,叶绿体就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同时ATP和NADPH含量急剧下降。
学生分析资料,获得以下信息:1光合作用过程包含了两个阶段,一个需要光照,一个可以在没有光的条件下进行;2光合作用中H2O被氧化成O2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3所产生的O2中的氧都来自H2O,与CO2无关;4H2O被氧化成O2的同时,还有NADPH和ATP的生成。
学生将获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建构光反应的概念,即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由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并生成NADPH,同时促成ADP和Pi形成ATP,实现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过程。可简要表达如下:
学生对科学史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在分析讨论、合作探究
文档评论(0)